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牙的意思、崇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牙的解釋

(1).懸挂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孔穎達 疏:“虡者立於兩端,栒則橫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闆,則著於栒。其上刻為崇牙,似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即業之上齒也。” 漢 張衡 《東京賦》:“爾乃九賓重,臚人列,崇牙張,鏞鼓設。” 薛綜 注:“張,謂樹之以懸鐘鼓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建簴崇牙盛,銜鐘獸目嗔。”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詞:“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

(2).旌旗的齒狀邊飾。《禮記·明堂位》:“ 有虞氏 之綏, 夏後氏 之綢練,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 孔穎達 疏:“ 殷 之崇牙者,謂刻繒為之形,飾旌旗之側。”《禮記·檀弓上》“設崇, 殷 也” 唐 孔穎達 疏:“旌旗之旁,刻繒為崇牙。 殷 必以崇牙為飾者, 殷湯 以武受命,恒以牙為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崇牙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語詞,主要出現在古代禮樂制度和器物描述中,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崇牙指古代懸挂鐘、磬等樂器的木架橫梁上端突出的鋸齒狀裝飾結構,形似獸牙或鹿角,用于分格懸挂樂器。其中:

二、功能與形制

  1. 懸挂功能

    崇牙是“簨虡”(懸挂編鐘、編磬的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橫梁(“簨”)上刻出牙狀凸起,分隔出固定位置,确保樂器懸挂有序、擊奏時互不碰撞。

    來源:《周禮·春官·典庸器》:“掌藏樂器庸器……及祭祀,帥其屬而設筍虡。” 鄭玄注:“橫者為筍,植者為虡。”

  2. 禮制象征

    崇牙的形制與數量體現等級規範。《隋書·音樂志》記載,天子樂懸“樹羽崇牙”,以繁複的雕飾彰顯威儀,其高度、齒數均依禮制設計。

    來源:《禮記·明堂位》:“夏後氏之龍簨虡……周之璧翣。”

三、文化延伸

四、現代應用

該詞今主要用于古代禮樂制度研究、青銅器學及文獻注釋領域,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均收錄此條,釋義聚焦于“懸鐘磬木架上的齒狀裝飾”。

網絡擴展解釋

“崇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樂器架上的鋸齒結構

指懸挂編鐘、編磬等樂器的木架(稱為“虡”或“栒”)上端雕刻的鋸齒狀裝飾,也可代指整個鐘磬架。

2.旌旗的齒狀邊飾

指古代旌旗邊緣的鋸齒形裝飾,常見于殷商時期的禮儀旗幟。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克日跋前踬後畚跼餔糜殘花憯酷蟾桂澄瀛襯衫萃辱達靈獨憐獨木橋惡肉二十四考中書令發神經非晶體妦媶供吐狗邦過岔果隻孤豔豪臣闳重慧光卷尾淩雜露馬腳戮社邁人毛巾被梅幹菜沒衛廟室末屑牛彘胞蟠繞配享從汜偏墜貧突遷陟青箋權發遣阙亡屈撓屈佚草宂人上畫上事善後局韶舉史魚秉直訴願唐古忒提掇土窟春枉死愁城僞孔校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