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不按事理而妄行。
2.直接度過。
“徑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不按事理而妄行
指行事不遵循常理或邏輯,帶有主觀臆斷、任意妄為的意味。這一釋義最早見于《韓非子·解老》:“所謂‘處其實不處其華’者,必緣理,不徑絶也。”。王先慎在注解中解釋為“徑絶即妄意度也”,強調其“不按理而行”的本質。
直接度過
表示直接跨越或通過某事物,多用于描述路徑或方法上的直接性。例如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二》中提到天體運行的軌迹:“中間成度稍速,以其徑絶故也”,即因路徑直接而速度更快。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韓非子》或《夢溪筆談》相關章節。
徑絶(jìng jué)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完全斷絕、徹底中斷。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和「糸」,它們分别是「宀」和「糸」的簡化形。"⻏"表示屋頂,"糸"表示絲綢纖維。它的筆畫數是8畫。
徑絶的繁體字是徑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徑絶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字彙補》所收集的許多古漢字寫法中,徑絶的寫法為「巠絶」。
1. 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一場誤會而徑絶了。(Their friendship was completely severed due to a misunderstanding.)
2. 這家公司因為財務問題而走向了徑絶。(This company went into complete bankruptcy due to financial issues.)
組詞:嚴重徑絶、斷絕關系
近義詞:斷然、徹底、絕對、切斷
連接、保留、持續、延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