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絶的意思、徑絶的詳細解釋
徑絶的解釋
1.謂不按事理而妄行。
2.直接度過。
詞語分解
- 徑的解釋 徑 (徑) ì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徑道。山徑。捷徑。途徑。大相徑庭(相差太遠)。 直,直捷了當:徑直。徑流。徑情(任性)。徑自。 數學上指連接圓心和圓周的直線:直徑。 筆畫數:; 部首:彳; 筆
- 絶的解釋 絶 é 見“絕”。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徑絶"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徑”和“絶”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
“徑”的含義:
- 本義: 小路,狹窄的道路。《說文解字·彳部》:“徑,步道也。” 指隻能步行通過的小路。
- 引申義:
- 直接: 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如“徑行”(直接去做)、“徑直”。
- 方法、途徑: 達到目的的方式。如“門徑”、“途徑”。
- 直徑: 幾何學上指通過圓心的線段長度。
- 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直接進行,相當于“直接”、“就”。如《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徑醉卧。”
-
“絶”的含義:
- 本義: 斷絲。《說文解字·糸部》:“絶,斷絲也。” 像用刀将絲線切斷。
- 引申義:
- 斷絕: 中斷聯繫或關系。如“隔絕”、“絕交”。
- 停止: 中止、不再繼續。如“絕食”、“絕響”。
- 窮盡: 達到頂點或盡頭。如“絕頂”、“絕境”。
- 高超的、獨一無二的: 形容程度達到極緻。如“絕技”、“絕色”。
- 死亡: 生命終結。如“氣絕”。
- 副詞: 表示程度極高,相當于“極”、“最”。如“絕妙”、“絕佳”。
-
“徑絶”的含義:
将“徑”和“絶”的含義結合起來,“徑絶”主要表示:
- 直接斷絕: 不經過中間環節或緩沖,直接、幹脆地切斷聯繫、關系或某種狀态。強調動作的直截了當和徹底性。
- 徑直停止: 直接中止某項行為或進程。
“徑絶”的核心意思是直接地、不繞彎子地斷絕或停止。它側重于描述一種直截了當、不留餘地的斷絕或中止行為。
引用參考:
- 關于“徑”的本義及引申義,可參考《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及《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
- 關于“絶”的本義及引申義,可參考《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及《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關于“徑絶”作為複合詞的具體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或《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徑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
不按事理而妄行
指行事不遵循常理或邏輯,帶有主觀臆斷、任意妄為的意味。這一釋義最早見于《韓非子·解老》:“所謂‘處其實不處其華’者,必緣理,不徑絶也。”。王先慎在注解中解釋為“徑絶即妄意度也”,強調其“不按理而行”的本質。
-
直接度過
表示直接跨越或通過某事物,多用于描述路徑或方法上的直接性。例如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二》中提到天體運行的軌迹:“中間成度稍速,以其徑絶故也”,即因路徑直接而速度更快。
補充說明
- 詞源結構:“徑”指直接、路徑,“絶”同“絕”,意為斷絕或徹底。組合後既可指行為上的“不循常理”,也可指路徑上的“直接跨越”。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徑絕”(徹底斷絕)混淆。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韓非子》或《夢溪筆談》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愛樂晻霮碧芙蓉疇咨垂花門醇善出帖湊合邨塢當鋪刀耕火種大祀大肆厥辭東園匠頓捽飛熊入夢楓樹苓甘棠寡夫合通壞證黃樞畫圈回返互校金水饑切九弄及早沮力欬逆狂鳥枯蠟南監本牛奶撲冬乾穹遣唐使橋堍勸厲失驚倒怪市令授孑水幾順齋碩策思想包袱宋鵲宋玉東牆鎖廳同朋秃襟萬象更新烏寺舞文弄墨五洲下道先聲後實綫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