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奬歎的意思、奬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奬歎的解釋

稱頌,贊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然本其為義,事生奬歎,所以古來篇體,促而不廣,必結言于四字之句,盤桓于數韻之辭。” 明 唐順之 《陸慎齋先生壽序》:“觀其進止動靜,往往奬歎以為遠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姓》:“﹝ 劉 ﹞遂發囊與之,夫妻泣拜而去。 劉 述此事, 李 大加奬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奬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奬歎(拼音:jiǎng tàn)意為稱頌、贊歎,多用于表達對人或事物的高度贊賞。例如《聊齋志異》中“李 大加奬歎”即指李姓人物對事件表示強烈贊歎。


二、字義分解

  1. 奬:通“獎”,指鼓勵、稱贊,如“獎掖後進”。
  2. 歎:本義為歎息,但在此語境中引申為贊美,如“歎服”“歎賞”。兩字組合後,詞義疊加,強調通過語言表達欽佩。

三、文獻例證


四、用法說明


五、相關拓展

“歎”字在古漢語中兼具“歎息”與“贊美”雙重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例如“歎為觀止”中的“歎”即表贊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文心雕龍》或《聊齋志異》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獎歎

獎歎是一個中文詞彙,表示因為對某人或某事的成就或表現而感到贊歎和喜悅。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獎和歎。

獎這個字的部首是大,總共有4畫。它是一個描述性的字,表示表彰和贊揚。另外,獎也是一個很常見的部首,能夠在不少中文字中找到。

歎這個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畫。它表示大聲出氣或吐氣,通常用來形容表達觀點或感慨的情感。和獎不同,歎并不是一個很常見的部首。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和演變。在繁體漢字中,獎歎的表示稍微有所不同,使用的是「賞嘆」。可以看出,繁體字中的「賞」字變化較大,但仍然保留了「獎」的基本意義,表示賞識和表彰。而「嘆」表示歎息和感歎,與「歎」的意思相近。

古代漢字的寫法也與現代有所不同。獎的古代漢字寫法是「奬」,由3個部首組成:大、口和勺。勺在現代漢字中已經獨立出來,用于表示器皿。而歎的古代漢字寫法是「嘆」,由20個筆畫組成,其中也包含了勺的部分。

以下是一些關于獎歎的例句:

他在比賽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真讓人獎歎不已。

這部電影叙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觀衆們不禁發出一聲獎歎。

組詞:頒獎、歎服、嘆為

近義詞:佩服、贊賞、稱道

反義詞:責備、貶低、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