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持的意思、軍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持的解釋

源于梵語。澡罐或淨瓶。僧人遊方時攜帶之,貯水以備飲用及淨手。後亦指形略扁,雙耳可穿繩,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賈島 《訪鑒玄師侄》詩:“我有軍持憑弟子, 嶽陽溪 裡汲寒流。” 清 錢謙益 《舒仲符畫丹徒張明府文光小像戲題四絕句》之三:“計口虀鹽度六時,放衙取水一軍持。” 清 陶炜 《課業馀談·器》:“軍持,浄瓶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 李強 ﹞在臨動身時特别找了一個裝滿冷開水的軍持挂在腰間,這時取下來遞給 自成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持”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佛教用具(主流含義)

源于梵語“kuṇḍikā”,音譯為“軍持”,是僧人隨身攜帶的貯水器皿,主要用于飲用、淨手或禮佛。其特點包括:

  1. 形制:多為陶瓷材質,略扁,雙耳可穿繩懸挂,便于攜帶()。
  2. 用途:分為“淨瓶”(禮佛器具)和“觸瓶”(日常實用)兩類,隋唐時期傳入中國,唐代尤為盛行()。
  3. 文獻記載:如唐代賈島詩雲“我有軍持憑弟子,嶽陽溪裡汲寒流”,清代錢謙益等文人也曾提及()。

二、軍事術語(較少見)

在部分語境中,“軍持”被解釋為“軍隊統帥掌握實權”,但此用法權威性較弱,且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建議優先參考佛教文化相關釋義。

“軍持”的核心含義指向佛教淨瓶,屬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産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唐代文獻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持

軍持(jūn chí)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軍和手,總計7個筆畫。

軍持來源于古代漢族先民使用的象形文字,形狀類似于手握兵器的姿勢,表示手持兵器或掌握軍權。在古時候,軍持的寫法有所變化,繁體字形為軍持。

以下是一些古代寫法的例子:

軍持這個詞在古代經常用來指代軍隊中的指揮官或具備軍事權力的人。近義詞包括将領、統帥等,反義詞則是士兵、平民等。

以下是一些使用軍持的例句:

  1. 他在軍隊中擔任軍持一職。
  2. 隻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和選拔,才能勝任軍持的職責。
  3. 這位軍持在作戰中展現出了出色的領導才能。

一些以軍持為主題的組詞包括軍持權力、軍持職責、軍持裝備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