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異出衆。《晉書·石勒載記上》:“ 石将軍 英才儁拔,士馬雄盛。”
“儁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ùn bá,其核心含義為卓異出衆,常用來形容人才華、能力或品格的卓越超群。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儁”是“俊”的異體字,意為才智超群;“拔”有突出、超越之意。兩字組合強調才華或能力顯著高于常人,如《晉書·石勒載記上》中“石将軍英才儁拔”,即形容其軍事才能出衆。
應用語境
近義詞
隽拔、卓特、超群(、4、5均提及)。
出處 | 例句 | 釋義 |
---|---|---|
《晉書·石勒載記上》 | “石将軍英才儁拔,士馬雄盛。” | 軍事才能與勢力出衆 |
《舊唐書·鄭肅傳》 | “仁表文章尤稱俊拔。” | 文采卓越 |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儁拔》是一個漢字,意為“英俊威武”,形容人的外貌或舉止有英勇、威嚴的風采。
《儁拔》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手”(手字旁),共有11個筆畫。
《儁拔》是典型的“形聲字”,即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其中,“儁”是聲旁,表示發音,“拔”是形旁,表示意義。所以,“儁拔”的意思可以從字形中推斷出來。
《儁拔》的繁體字是「儁拔」。
在古代,漢字《儁拔》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和書寫形式有曆史變化,有些漢字的寫法在不同朝代和地區可能會有細微差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儁拔》的例句:
一些與《儁拔》相關的組詞:
《儁拔》的近義詞是英俊、威武,反義詞可以是平凡、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