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異出衆。《晉書·石勒載記上》:“ 石将軍 英才儁拔,士馬雄盛。”
“儁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寫作“俊拔”,主要用于形容人才或文辭的出衆超群。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字形結構
二字組合強調“超越凡俗,卓然獨立”的特質。
核心含義
例:《晉書·周訪傳》:“智勇沉深,才堪儁拔。”
例:宋代《苕溪漁隱叢話》評杜甫詩:“雄豪俊拔,籠罩古今。”
《漢語大詞典》
釋為“俊逸超群”,特指“才識或風度的出衆”,強調兼具智慧與氣韻的卓越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6頁。
《辭源(修訂本)》
注:“才識卓越,品格超拔”,側重道德與才能的雙重高度。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1023頁。
《古代漢語詞典》
解作“英俊挺拔”,多用于描述人物風姿與文學作品的剛健風骨。
來源: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789頁。
詞彙 | 側重方向 | 差異點 |
---|---|---|
儁拔 | 才識+風骨 | 強調剛健超逸的立體感 |
俊逸 | 灑脫飄逸 | 偏重灑脫不拘的氣質 |
英拔 | 鋒芒外露的銳氣 | 突出銳利進取之勢 |
“儁拔”凝練了中國文化對卓越人才與藝術境界的雙重追求,其價值既在才識的超越性,亦在精神氣象的挺拔之美,如松之剛勁、鶴之出群,曆千年而風骨猶存。
“儁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ùn bá,其核心含義為卓異出衆,常用來形容人才華、能力或品格的卓越超群。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儁”是“俊”的異體字,意為才智超群;“拔”有突出、超越之意。兩字組合強調才華或能力顯著高于常人,如《晉書·石勒載記上》中“石将軍英才儁拔”,即形容其軍事才能出衆。
應用語境
近義詞
隽拔、卓特、超群(、4、5均提及)。
出處 | 例句 | 釋義 |
---|---|---|
《晉書·石勒載記上》 | “石将軍英才儁拔,士馬雄盛。” | 軍事才能與勢力出衆 |
《舊唐書·鄭肅傳》 | “仁表文章尤稱俊拔。” | 文采卓越 |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百戰無前膀子貝辂璧帛避涼附炎詞波倒盤頂祝鬥姆杜斷法供房間梵林分齊高熱公命過郄紅朽極變觊利靜郭君景語金籙舊觀酒顔峻高伉合控陳跨竈老資格瘣木匳具犂花淩蹈陵诳六念摩洛哥慕德譬之汽管親朞窮神觀化屈駕癯儒肉辟桑弧上典聖儀壽筵説不到速度俗駡鐵杠危拔懀懀五言絕句鄉大夫相銜陷坑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