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璧帛的意思、璧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璧帛的解釋

璧玉與絲絹。謂珍貴的禮物。《史記·留侯世家》:“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 晉 郭璞 《<山海經>序》:“ 穆王 西征見 西王母 ,執璧帛之好,獻錦組之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璧帛"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璧"和"帛"兩個單字組成,分别指代古代兩種珍貴的禮儀用品。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分析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璧(bì)

    • 本義: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古代用于祭祀、朝聘或饋贈。《說文解字》釋為"瑞玉,圜也"(《說文解字·玉部》)。
    • 象征意義:象征高貴、祥瑞,是禮制中最高等級的玉器之一,如《周禮》記載"以蒼璧禮天"(《周禮·春官·大宗伯》)。
  2. 帛(bó)

    • 本義:絲織品的總稱,特指未染色的白絹。《說文解字》注:"帛,缯也"(《說文解字·帛部》)。
    • 文化内涵:古代作為貨币或貴重禮品,如《左傳》"束帛加璧"(《左傳·襄公十九年》),象征財富與尊崇。

二、複合詞"璧帛"的深層含義

"璧帛"作為合成詞,并非簡單并列,而是泛指古代用于禮儀、賞賜或饋贈的貴重物品,體現以下特點:

  1. 禮儀性:常用于祭祀、聘問等莊重場合,如《禮記》載"束帛俪皮"(《禮記·郊特牲》),"璧帛"組合代表最高規格的獻禮。
  2. 價值象征:玉與絲織品均為古代稀缺資源,組合後凸顯禮物的珍稀性,如《漢書》載"賜璧帛百匹"(《漢書·王莽傳》),彰顯賞賜之隆。
  3. 文化隱喻:引申為極緻珍貴之物,常見于文獻形容尊崇禮遇,如"奉以璧帛之禮"(《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三、典籍用例與權威參考

  1. 《周禮·天官·大宰》:

    "以九貢緻邦國之用……六曰币帛。"(注:币帛含玉帛,璧屬玉類)

  2. 《儀禮·聘禮》:

    "賓裼,奉束帛加璧享。"(鄭玄注:"玉帛,聘之重禮也")

  3. 《史記·孔子世家》:

    "衛靈公緻粟六萬,緻璧帛之禮。"(體現饋贈之貴重)


四、現代詞典釋義


結論

"璧帛"是承載禮制文化的核心詞彙,融合物質價值與精神象征,專指用于重大儀典的玉帛組合。其釋義需結合古代禮制背景,強調其在政治、宗教及社會交往中的崇高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璧帛”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ì bó,由“璧”和“帛”兩字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璧玉與絲絹,象征珍貴的禮物或貢品。古代常用于外交、祭祀等重要場合,體現禮儀與尊崇。

二、單字解析


  1. 古代玉器,扁平圓形,中間有孔,象征高貴與祥瑞。如《周禮》中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

  2. 絲織品的總稱,如絲綢、布帛,代表財富與地位。甲骨文中“帛”由“白”與“巾”組成,本義即絲織品。

三、文獻例證

四、延伸意義

“璧帛”不僅指具體物品,更承載文化内涵,常用于形容珍貴的心意或隆重的禮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史記》《山海經》等古籍,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卬食鸨婦蔡莽參三車把稱名寵贲沖軍酬金楚棰純一不雜次次丹躁發戰非德夫田高根關鍵鼓子豪彊洪門荒外宦牛降書肩辇翦削斤墨金褭蹄金印系肘開陳刻薄儈佞虧蟾賫表來到樂録兩禁龍馬毛發不爽沒天良麋田缪紾暮磬逆送沛宮綦公囚犯如癡似醉三自一包生公說法世嫡詩牋試音師子骢算請探捕彤襜危狹閑耍笑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