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鈎己。謂星體去而複來,環行如鈎,又成“己”字狀。《新唐書·天文志三》:“﹝ 永淳 元年﹞九月庚戌,熒惑入輿鬼,犯質星;十一月乙未,復犯輿鬼,去而復來,是謂‘句己’。”《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後八十餘日,熒惑出東井,留守句己,久之乃去。” 胡三省 注:“句,讀曰‘鉤’。鉤己,謂環繞而行如鉤,又成‘己’字也。”
“句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天文學中的星體運行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句己”指星體(如火星)運行時呈現的特殊軌迹:去而複返,環行如鈎,最終形成類似“己”字的形狀。
天文現象
該詞常見于史書記載,如《新唐書·天文志》提到熒惑星(火星)“去而復來,是謂‘句己’”,《資治通鑒》中也有類似描述,胡三省注解說“句己”即星體環繞如鈎,并成“己”字狀。
讀音與字形
主要用于古籍中對異常星象的描述,如火星逆行等特殊天象的記載。
部分網絡釋義(如“自我評價過高”)可能存在混淆,需結合權威文獻和上下文判斷。若涉及文學或哲學領域,建議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
句己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部首“句”和“己”組成。句己的意思是指自我反省和審視自己的言行态度,對自己進行自我規範。
部首:“句”(右),“己”(左)
筆畫:句(4畫),己(3畫)
句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文獻《周易》中,其中有一句話是“句其已然”,意為審視已經發生的事情。因此,“句己”的意思就是審視自己的言行,以改正錯誤。
在繁體字中,句己的寫法為「句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己”字的寫法常常用“已”字代替,故句己的古代寫法為“句其已然”,意思與現代用法相同。
1.隻有不斷句己,才能進步。
2.他總是能夠句己反思,及時糾正錯誤。
3.句己是人們成長的重要一環。
1.反省: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深思熟慮和檢讨。
2.自律: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範。
3.反躬自省:對自己進行反躬自問和反思。
1.自省:指自我檢讨和反思。
2.反躬自省:含義與句己相近,也指自我審視和嚴格要求自己。
3.自我反省: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和态度進行反思和檢驗。
1.漠視:指對于自己的言行不關注,不予以重視。
2.放任:指對自己的行為不加以約束和規範。
3.無自責:指沒有自覺責備自己的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