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钩己。谓星体去而复来,环行如钩,又成“己”字状。《新唐书·天文志三》:“﹝ 永淳 元年﹞九月庚戌,荧惑入舆鬼,犯质星;十一月乙未,復犯舆鬼,去而復来,是谓‘句己’。”《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后八十餘日,荧惑出东井,留守句己,久之乃去。” 胡三省 注:“句,读曰‘鉤’。鉤己,谓环绕而行如鉤,又成‘己’字也。”
“句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天文学中的星体运行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句己”指星体(如火星)运行时呈现的特殊轨迹:去而复返,环行如钩,最终形成类似“己”字的形状。
天文现象
该词常见于史书记载,如《新唐书·天文志》提到荧惑星(火星)“去而復来,是谓‘句己’”,《资治通鉴》中也有类似描述,胡三省注解说“句己”即星体环绕如钩,并成“己”字状。
读音与字形
主要用于古籍中对异常星象的描述,如火星逆行等特殊天象的记载。
部分网络释义(如“自我评价过高”)可能存在混淆,需结合权威文献和上下文判断。若涉及文学或哲学领域,建议进一步考证具体语境。
句己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部首“句”和“己”组成。句己的意思是指自我反省和审视自己的言行态度,对自己进行自我规范。
部首:“句”(右),“己”(左)
笔画:句(4画),己(3画)
句己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文献《周易》中,其中有一句话是“句其已然”,意为审视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句己”的意思就是审视自己的言行,以改正错误。
在繁体字中,句己的写法为「句己」。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己”字的写法常常用“已”字代替,故句己的古代写法为“句其已然”,意思与现代用法相同。
1.只有不断句己,才能进步。
2.他总是能够句己反思,及时纠正错误。
3.句己是人们成长的重要一环。
1.反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思熟虑和检讨。
2.自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3.反躬自省:对自己进行反躬自问和反思。
1.自省:指自我检讨和反思。
2.反躬自省:含义与句己相近,也指自我审视和严格要求自己。
3.自我反省: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反思和检验。
1.漠视:指对于自己的言行不关注,不予以重视。
2.放任:指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和规范。
3.无自责:指没有自觉责备自己的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