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苟若的意思、苟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苟若的解釋

猶苟且,草率馬虎。 漢 賈誼 《治安策》:“頑頓亡恥,奊詬亡節,亷恥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見利則逝,見便則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苟若"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用法分析:

一、分字釋義

  1. 古漢語中主要有三義:

    • 姑且、暫且(如《論語》"苟全性命于亂世")
    • 如果、假使(如《史記》"苟富貴,無相忘")
    • 不嚴肅、隨便(如"一絲不苟")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商務印書館

  2. 核心含義為"如同""好像"(如《莊子》"肌膚若冰雪"),亦作代詞"你"或連詞"假如"使用。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二、複合詞"苟若"的語義

該詞屬同義複用結構,常見于先秦兩漢文獻,具體含義需據語境判斷:

三、現代使用建議

因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基本消亡,日常交流建議改用:

注意:因權威詞典未收錄該複合詞獨立詞條,釋義基于古漢語構詞法及文獻用例分析。若需學術引用,建議直接查證《墨子》《新語》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

“苟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苟若”意為草率馬虎、勉強應付,常用來形容做事不認真或态度敷衍的狀态。其中: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該詞強調在不嚴謹的條件下草率行事,例如漢賈誼《治安策》中提到的“苟若而可”,意為“如果草率應付也能達成目的”()。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可描述對工作、任務等缺乏責任心的态度,如:“行事苟若,終緻纰漏。”

三、出處與示例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苟若”并非現代常用詞彙,更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苟”字的其他用法(如“苟安”“不苟言笑”),可參考權威字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迸走必裡遲離并鄰镈師稱事車枕吃家飯撤野矢傳言賜酺赕賨攩蹠大中丞電子學獨學梵行法主父道腐語酣媟蹇人蹇支皦心解凍絜靜荩草金縢炯燭老大晌勞民傷財煉力流诳裡正芒芒面包圈乃可難屬瓯窭朋友憑愚蚚父輕年饒舌榮勳柔則捼莏桑樞韋帶善男子少校省簡書傳太公望僮然投隙抵罅屠剔窪池我的大學烏拉草無所顧忌勿勿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