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決囚燈的意思、決囚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決囚燈的解釋

亦作“決囚燈”。 南唐 李後主 于佛前燃燈,以其明滅決定罪犯應否************,故稱。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中:“ 曾景建 《金陵百詠·決囚燈》詩雲:‘五詳三覆始施刑,明滅蘭膏豈足憑。可惜當年殺 嚴續 ,無人為益決囚燈。’序雲:‘ 後主 聽死囚,然佛燈決之。囚家賂左右竊益膏油,輒得不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決囚燈是南唐時期的一種特殊司法決策方式,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起源與定義 該詞源于南唐後主李煜的司法實踐,指在佛前點燃油燈,通過觀察燈焰的明滅來決定是否對囚犯執行死刑。這種儀式化的判決方式将宗教元素與司法權力結合,反映了當時司法制度的特點。

  2. 運作方式

    • 執行流程:将待決囚犯的命運與佛前燈火的燃燒狀态關聯,若燈火持續明亮則維持死刑判決,若中途熄滅則可能免除死刑。
    • 漏洞記載:據元代韋居安《梅磵詩話》記載,曾有囚犯家屬賄賂官員暗中添加燈油,使燈火不滅以逃避死刑。
  3. 曆史評價 這一做法受到後世批評,曾景建在《金陵百詠·決囚燈》中諷刺道:"明滅蘭膏豈足憑",指出以燈火作為生死依據的荒誕性。該制度既體現了佛教對司法的影響,也暴露了古代司法體系的非理性特征。

  4. 詞義辨析 需注意個别現代解釋(如)将該詞理解為"解救被困者的明燈",這與曆史記載存在偏差。主要權威資料均指向其作為特殊司法儀式的本義。

建議需要深入研究的讀者可查閱《梅磵詩話》等原始文獻,或參考專業曆史研究著作獲取更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決囚燈》的意思

《決囚燈》是一個成語,意為用于赴刑的推選之燈,暗指決定一個人生死判決的對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決囚燈》的拆分部首是決、囚、燈,其中決部表示決定,囚部表示關押,燈表示光亮。它的總筆畫為16畫。

來源

《決囚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法律制度。當時,在死刑執行前,法官會使用一盞叫做「決囚燈」的燈,将其照在囚犯身上。這個舉動象征着法官正式決定了囚犯的生死。因此,“決囚燈”一詞由此引申為代表決定一個人生死判決的對象。

繁體

《決囚燈》的繁體字為「決囚燈」。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決囚燈》的寫法為「決囚燈」,其中「決」的寫法為「㶲」,是一個含有「夏」的字,表示決定,「囚」的寫法保持不變,「燈」的寫法由「火」與「登」組成。

例句

1. 法官舉起決囚燈,表示判決即将宣布。

2. 在古代,決囚燈的亮起意味着囚犯的生死由法官決定。

3. 他眼神中閃爍的光亮猶如一盞決囚燈,透露出他對權力的渴望。

組詞

決定、囚犯、燈光、判決、法律

近義詞

定生死、決生死、決定生死

反義詞

釋放、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