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潮鼓的意思、潮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潮鼓的解釋

舊時海上船戶于潮來時所擊的鼓。擊之以助威、鎮邪。 唐 元稹 《去杭州》詩:“潮戶迎潮擊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潮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專業詞彙,既可指自然現象中的潮水聲響,亦指古代天文儀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義:

一、自然現象:潮水如鼓聲

指潮汐拍岸時發出的轟鳴聲,其聲勢浩大如擊鼓般震撼。此義源于古人對潮汐聲響的文學化比喻,強調潮水的節奏感與力量感。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義項,釋為“潮聲如鼓”,常見于古代詩文。如唐代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有“鳌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之句,雖未直用“潮鼓”,但描繪了海潮洶湧之勢,後世常以此類意象引申潮鼓之聲。

文獻參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二、古代儀器:測潮計時器

指唐宋時期發明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中用于模拟潮汐現象的報時裝置。通過機械結構驅動鼓槌,按潮汐周期擊鼓報時,體現古代對潮汐規律的掌握。

來源依據:

《辭海》釋“潮鼓”為“古代利用潮汐原理設計的計時器部件”。北宋蘇頌《新儀象法要》詳細記載了水運儀象台中“潮汐鼓”的機械構造,通過齒輪傳動與水力驅動,實現潮漲潮落的模拟與報時功能。

文獻參考:

  1.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
  2. 蘇頌《新儀象法要》,中華書局點校本,2012年。

三、文化衍生: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潮鼓”常作為象征意象,既喻指自然偉力(如陸遊《航海》中“潮鼓聲翻野”),亦暗含時間流逝的哲思(如周密《武林舊事》載觀潮盛景時的鼓樂齊鳴)。

來源依據:

《全宋詩》《全唐詩》中多次出現“潮鼓”意象,多與觀潮、航海主題相關,體現古人對潮汐的敬畏與藝術化表達。

文獻參考: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網絡擴展解釋

“潮鼓”是古代海上船戶使用的一種特殊器具,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潮鼓(拼音:cháo gǔ)指舊時海上船戶在潮水來臨時擊打的鼓,主要用于助威和鎮邪。這一習俗與古代航海、漁業活動密切相關,既具有實用功能,又包含祈福驅邪的象征意義。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文獻記載
    唐代詩人元稹在《去杭州》中寫道:“潮戶迎潮擊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印證了潮鼓在古代沿海地區的使用場景。
  2. 功能解析
    • 助威:潮水漲落時擊鼓可統一船戶行動,如收網、停泊等。
    • 鎮邪:古人認為潮汐蘊含自然神力,擊鼓可震懾邪祟,祈求平安。

三、延伸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民俗演變,可參考唐代文獻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八犍度抱默邊側鈔擊崇聖寺翠麟打羅斷章取意涸轍宦侶虎舅駕鶴成仙殲斃降播澗栖寄殡基幹積歲鸠七咤絶澗居仁由義考期老弦良奧連緒理欲漏嘴魯人馬陵馬咽車阗蒙稚平定蘋婆聘君清空其實不然遒邁逡巡酒轖駕僧講神旗深坐視疾食舉士敏土世爻霜穗殊科淑容四廂樂歌素色惕想同軌統計頽蕪萬世嗡嗡營營縣購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