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威遲的意思、威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威遲的解釋

曲折綿延貌。 南朝 宋 顔延之 《北使洛》詩:“隱憫徒禦悲,威遲良馬煩。” 唐 王維 《祭兵部房郎中文》:“ 玉關 之下,素車威遲。” 唐 杜甫 《鐵堂峽》詩:“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 清 錢謙益 《十一月初六日感恩述事》詩之十六:“禁漏威遲殘客舍,朝衣颠倒覆家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威遲”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

一、主要含義:曲折綿延貌

  1. 基本釋義
    指事物(如道路、山脈、車隊等)曲折延伸、連綿不斷的形态,常見于古詩文中的場景描寫。

  2. 古籍例證

    • 南朝顔延之《北使洛》:“威遲良馬煩”,形容車馬在蜿蜒路途中的疲憊;
    • 唐代杜甫《鐵堂峽》:“威遲哀壑底”,描繪峽谷深處曲折險峻的地勢;
    • 清代錢謙益詩中用“禁漏威遲”暗喻時間流逝的綿長感。

二、特殊用法:威勢減弱(需謹慎考證)

部分詞典(如)提及“威遲”可表示威勢衰減,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撐,可能為特定方言或誤釋。建議優先采用“曲折綿延”的釋義,引用時需标注具體來源。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或分析更多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威遲

威遲指的是威壓和遲緩的意思,廣義上是指某種力量或影響以壓迫的方式延遲或阻礙某事的進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威(女字旁+韋字底部):女字旁表示與女性有關,韋字底部是指與皮革、皮鞣等有關,總體上表示威能。

遲(辵字邊+尺字底部):辵字邊表示與行走、路程有關,尺字底部表示與尺寸、時間有關,總體上表示遲緩。

來源

《威遲》一詞出自古代漢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繁體

繁體字為「威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威」的寫法為「影」「巍」「巉」等,而「遲」的寫法為「遲」「延」等。

例句

1. 他的嚴厲目光讓人感受到一種威遲的力量。

2. 由于行政程式的繁瑣,項目的實施被威遲了。

組詞

威力、威脅、遲鈍、遲延、遲疑等

近義詞

威淩、威懾、遲緩、遲疾等

反義詞

和緩、迅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