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拘的意思、拘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拘的解釋

(1).拘攣不伸貌。一說美好貌。《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将以予為此拘拘也!” 成玄英 疏:“拘拘,攣縮不申之貌也。” 陸德明 釋文:“拘拘, 郭 音駒, 司馬 雲‘體拘攣也’; 王 雲‘不申也’。”《淮南子·精神訓》:“造化者其以我為此拘拘。” 高誘 注:“拘拘,好貌。” 清 史夢蘭 《疊雅》卷六:“拘拘,美好也。”

(2).拘泥貌。 唐 柳宗元 《與楊誨之第二書》:“今子曰:‘我不能翦翦拘拘,以同世取榮。’吾豈教子為翦翦拘拘哉!”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書》:“今何如時,尚拘拘孑孑於資格之末!” 元 吳澄 《送人遊武昌》詩:“丈夫落落志四海,俗士拘拘守一途。”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九章一:“且 遷 ( 司馬遷 )之采用諸書,并不拘拘于采用原文。有古文不可通于今者,則改之。”

(3).自適貌。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孔雀生高山喬木之上,人探其雛育之,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拘拘自適。”

(4).跳動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眼睜得七角八角,兩箇将軍近不得其腳。”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二折:“盼家門咫尺似天遙,好教我這會兒心焦,按不住小鹿兒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難熬。”

勤勞貌。 唐 陸龜蒙 《祝牛宮辭》:“老農拘拘,度地不畝。東西幾得,七舉其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拘拘"在漢語中屬于疊詞形式,其核心含義圍繞"拘"字展開,具體釋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形容拘束、拘泥的狀态 指行為或思想受限制,缺乏自然舒展的狀态。例如《莊子·大宗師》中"拘拘若此"形容形體蜷曲不自由,清代王晫《今世說·言語》用"拘拘守成格"描述思維固守舊規的樣态。該用法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多用于書面語,表達對刻闆行為的批評。

二、特指手指彎曲的病态 作為中醫術語,《靈樞·刺節真邪》記載"虛邪客于經絡,拘攣筋急,手指拘拘也",此處的"拘拘"專指手指關節痙攣無法伸展的病理狀态。該釋義具有專業領域特性,主要應用于傳統醫學典籍。

(主要參考文獻:漢典網[zdic.net]、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拘拘”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拘攣不伸貌
    指身體或物體蜷縮、無法舒展的狀态。如《莊子·大宗師》中“偉哉,夫造物者将以予為此拘拘也”,成玄英注解為“攣縮不申之貌”。部分文獻也解釋為“美好貌”,如《淮南子》高誘注稱“拘拘,好貌”。

  2. 拘泥貌
    形容思想或行為受限制、不知變通。例如柳宗元《與楊誨之第二書》批評“翦翦拘拘,以同世取榮”,強調不應被世俗規則束縛。

  3. 自適貌
    指自然舒適的狀态。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孔雀“拘拘自適”,即悠然自得之态。

  4. 跳動貌
    用于形容心跳或物體跳動的樣子,如金代《西廂記諸宮調》中“心中拘拘地跳”。

二、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拘拘”多指言行拘束、不自然,如“他說話時顯得拘拘謹謹”。近義詞包括“拘謹”“拘束”,反義詞則為“灑脫”“自然”。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查閱《莊子》《淮南子》等古籍,或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矮矬鼇丘變統表勸不曉事娼家長慮顧後翀舉闖闖觸衰稻花典律放哨非同小可非我族類風鬟霧鬓風月無涯福田院攻玉苟妄黑吊搭黃景仁換骨奪胎惚慌火絕漸濡解事荊樲軍旗刊布龍唇綸綍論歌熝頭僧冒躁蒙在鼓裡面盆冥道撓裂鲇魚上竹槃辟破愁為笑乾烈氣褊侵敗寝床囚首垢面耆英社讓客戎亭上丁溲渤饕淫天條屠杌往往來來闱門先達飨殿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