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仁的意思、黃景仁的詳細解釋
黃景仁的解釋
黃景仁(1749-1783) : 清代詩人。字漢镛、仲則,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人。早年科舉不利,做過武英殿籤書官、候補縣丞。一生愁苦潦倒,詩作多抒發凄涼寂寞之苦。《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為其名篇。有《兩當軒集》。
詞語分解
- 黃的解釋 黃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顔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治黃。黃泛區。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黃老(黃帝和老子)。炎黃子孫。 事情失
專業解析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著名詩人,字仲則,一字漢镛,號鹿菲子。其姓名解析如下:
一、姓名釋義
- "黃"為姓氏,源自上古嬴姓,屬《百家姓》常見姓氏,《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源于封地"黃國"(今河南潢川)。
- "景"本義指日光,《說文解字》釋為"光也",引申為仰慕、祥瑞之意。
- "仁"屬儒家核心思想,《論語·顔淵》定義為"愛人",在姓名學中象征品德修養。
二、曆史背景
黃景仁為江蘇常州人,屬"毗陵七子"之一,其詩作被《清史稿·藝文志》收錄。據《中國文學大辭典》記載,他雖早逝(34歲),卻留有《兩當軒集》二十二卷,收錄詩詞兩千餘首。
三、文學地位
- 詩風沉郁清壯,袁枚在《隨園詩話》評其"如咽露秋蟲,舞風病鶴"。
- 代表作《雜感》中"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被《全清詞》列為經典名句。
- 研究專著《黃仲則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指出其詩作對晚清龔自珍、黃遵憲等詩人産生重要影響。
四、作品風格特征
- 語言:善用白描,《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稱其"煉字精警,尤擅五言"。
- 主題:多抒窮愁不遇,符合作者生平際遇,體現清代寒士文學特征。
- 韻律:遵循《佩文詩韻》規範,七言律詩對仗工整,被《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列為典範。
網絡擴展解釋
黃景仁(1749–1783)是清代著名詩人,其生平與文學成就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身份背景
黃景仁字漢镛(或仲則),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自稱北宋詩人黃庭堅後裔。他生于書香世家,但四歲喪父,家境貧寒,少年即以詩才聞名。
二、生平經曆
- 科舉與仕途:早年屢試不第,27歲因乾隆東巡召試獲二等,授武英殿書籤官,後任候補縣丞,未及赴任便病逝,年僅35歲。
- 漂泊生涯:為謀生輾轉多地,曾入幕湖南、安徽等地官員,詩中常見窮愁潦倒之歎,如“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即其郁結寫照。
三、文學成就
- 詩風與地位:詩學李白,風格悲怆蒼涼,被譽為“清代李白”,與洪亮吉并稱“龍城二俊”,屬“毗陵七子”之一。
- 代表作品:著有《兩當軒集》,名篇包括《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後觀潮行》等,寫景雄奇,抒情真摯。其《感舊四章》亦以纏綿悱恻著稱。
四、後世影響
黃景仁的凄涼身世與卓越詩才使其成為清代文學史上的标志性人物。現代常州“景仁園”即以他命名,寓意“景仰仁者”。
如需了解更詳盡的詩詞賞析或生平細節,可參考《兩當軒集》或相關研究文獻(如、6、11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享百六陽九保兒赤備極筆墨畦徑碧野布教猖勃朝施暮戮巢軒沖涼觸諱慈宮大盈砥德斷埯港渎怪來歸說刿鉥心腑寒城嚎嚷恒教華風槐棘夥計劫略極巧紀事體桔桀拉幫結派缧絷淩壓梅詞麋弊密電末材末路墨黥腦門心子辟田千尺企附輕凊入衆喪家犬色藝雙絕上相挻埴釋獲壽相肅治談辯挑腳漢翫愒紋章五帝武進閑宴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