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拘拘的意思、拘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拘拘的解释

(1).拘挛不伸貌。一说美好貌。《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成玄英 疏:“拘拘,挛缩不申之貌也。” 陆德明 释文:“拘拘, 郭 音驹, 司马 云‘体拘挛也’; 王 云‘不申也’。”《淮南子·精神训》:“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 高诱 注:“拘拘,好貌。” 清 史梦兰 《迭雅》卷六:“拘拘,美好也。”

(2).拘泥貌。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曰:‘我不能翦翦拘拘,以同世取荣。’吾岂教子为翦翦拘拘哉!”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今何如时,尚拘拘孑孑於资格之末!” 元 吴澄 《送人游武昌》诗:“丈夫落落志四海,俗士拘拘守一途。”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一:“且 迁 ( 司马迁 )之采用诸书,并不拘拘于采用原文。有古文不可通于今者,则改之。”

(3).自适貌。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孔雀生高山乔木之上,人探其雏育之,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拘拘自适。”

(4).跳动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眼睁得七角八角,两箇将军近不得其脚。”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盼家门咫尺似天遥,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

勤劳貌。 唐 陆龟蒙 《祝牛宫辞》:“老农拘拘,度地不亩。东西几得,七举其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拘拘"在汉语中属于叠词形式,其核心含义围绕"拘"字展开,具体释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一、形容拘束、拘泥的状态 指行为或思想受限制,缺乏自然舒展的状态。例如《庄子·大宗师》中"拘拘若此"形容形体蜷曲不自由,清代王晫《今世说·言语》用"拘拘守成格"描述思维固守旧规的样态。该用法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对刻板行为的批评。

二、特指手指弯曲的病态 作为中医术语,《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虚邪客于经络,拘挛筋急,手指拘拘也",此处的"拘拘"专指手指关节痉挛无法伸展的病理状态。该释义具有专业领域特性,主要应用于传统医学典籍。

(主要参考文献:汉典网[zdic.net]、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拘拘”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拘挛不伸貌
    指身体或物体蜷缩、无法舒展的状态。如《庄子·大宗师》中“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成玄英注解为“挛缩不申之貌”。部分文献也解释为“美好貌”,如《淮南子》高诱注称“拘拘,好貌”。

  2. 拘泥貌
    形容思想或行为受限制、不知变通。例如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批评“翦翦拘拘,以同世取荣”,强调不应被世俗规则束缚。

  3. 自适貌
    指自然舒适的状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孔雀“拘拘自适”,即悠然自得之态。

  4. 跳动貌
    用于形容心跳或物体跳动的样子,如金代《西厢记诸宫调》中“心中拘拘地跳”。

二、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拘拘”多指言行拘束、不自然,如“他说话时显得拘拘谨谨”。近义词包括“拘谨”“拘束”,反义词则为“洒脱”“自然”。

三、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或例句,可查阅《庄子》《淮南子》等古籍,或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姐傲悖摆八卦阵罢勌蚌舞鞞柝成冠尘海春蛙秋蝉锉折蹙损店伙点纸节迪知番文风幌风雪交加高甲戏跟头戏絓法关拘贯输国婿暠皓画纯华耀货源虎竹笳角金檠急世绝仁弃义羸瘠离痕零点零削灵雨丽响李阳龙牙蕉鸾胶凤丝鹿皮夹履信思顺迈进命在旦夕鹊黑衢闾塞责煞强似收臧水态说颂诵美腾文微身五尘屋漏雨小往大来孝行泄漏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