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響的意思、絶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響的解釋

1.《晉書.嵇康傳》:"康将刑……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絶矣。'"又《阮籍嵇康等傳論》:"嵇琴絶響阮氣徒存。"後因稱中斷散失之學術技藝為"絶響"。2.指最高造詣的學問技藝。

詳細解釋

1.《晉書·嵇康傳》:“ 康 将刑……索琴彈之曰:‘昔 袁孝尼 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絶矣。’”又《阮籍嵇康等傳論》:“ 嵇 琴絶響, 阮 氣徒存。”後因稱中斷散失之學術技藝為“絶響”。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 諶公 佑 ﹞古體樂府俱善,而於律體尤精。 唐 律絶響三百年,公自出機軸,掃空凡馬。”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河傳》一調,最難合拍, 飛卿 振其蒙, 五代 而後,便成絶響。” 戴鈞衡 《重刻<方望溪先生全集>序》:“是以古文之學, 北宋 後絶響者幾五百年, 明 正 嘉 中 歸熙甫 始克賡之。”

2.指最高造詣的學問技藝。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調出 廣寒 ,聲同鈞樂,誠為絶響,慚步後塵。” 王西彥 《風雪》四:“真正的 譚 派要算 言菊朋 ,我聽過他的《烏盆計》,不過也老了,他在 北平 是 譚 派絕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絶響”(也寫作“絕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字面由“絶”(斷絕、消失)和“響”(聲音)組成,指聲音停止後的寂靜狀态。例如形容喧鬧環境突然安靜,或音樂結束後餘音消散的場景。

2. 引申含義
源自《晉書·嵇康傳》典故:嵇康臨刑前彈奏《廣陵散》并感歎此曲将失傳,後以“絶響”代指失傳的技藝、學問等傳統文化。如、4提到“嵇琴絶響”即指嵇康的琴藝失傳。

3. 擴展用法
也可形容某領域最高造詣的技藝或成就,如明代陳汝元《金蓮記》用“絶響”贊美超凡的音樂造詣。

使用場景建議

不同語境中需結合具體含義選擇,避免混淆字面與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絶響

絶響(じょうきょう)是一個日文詞彙,意為“響聲停止”。它由兩個漢字組成:絶(意為“中斷”或“停止”)和響(意為“聲音”或“音響”)。這個詞語也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纟(繩子)和口(嘴巴),同時包含了10個筆畫。

來源

“絶響”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日本古籍《源氏物語》中,是一位妻子在悄悄探視丈夫的時候,借由斐子的解釋而被使用。在現代日語中,它常用于形容聲音突然間停止或消失無聲的場景。

繁體

在繁體字中,絶響被寫作「絕響」,但發音和意思都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絶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可參考《康熙字典》等古文字典。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絶響」的例句:

  1. 耳邊的噪音突然絶響了。
  2. 演唱會結束後,全場掌聲絶響。
  3. 突然間,房間裡的聲音絶響了。

組詞

與「絶響」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

  1. 絶対(じょうたい):絕對
  2. 響き(ひびき):響聲
  3. 響く(ひびく):響

近義詞

一些近義詞可以用來替換「絶響」,比如:

  1. 消失(しょうしつ):消失
  2. 靜止(せいし):停止
  3. 無聲(むせい):無聲

反義詞

一些與「絶響」相反的詞語包括:

  1. 鳴り響く(なりひびく):響起
  2. 継続(けいぞく):繼續
  3. 持続(じぞく):持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