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馬的意思、樸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馬的解釋

(1).未剪飾髦鬣的馬。《左傳·哀公十二年》:“桐棺三寸,不設屬辟,素車樸馬,無入于兆。” 孔穎達 疏:“《曲禮》雲‘大夫去國,為位而哭,乘髦馬’, 鄭玄 雲‘髦馬,不鬄落也’。則此樸馬亦謂不鬄落,用此以載柩也。”

(2).未經訓練的馬。《荀子·臣道》:“若馭樸馬,若養赤子,若食餧人。” 楊倞 注:“樸馬,未調習之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樸馬"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需結合古漢語語境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樸"字條目記載,"樸"讀作pǔ時有"未經加工、質樸"之義,而"馬"作為基本牲畜名詞,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怒也,武也",指代具有原始力量的特質。二字組合可作以下兩種解釋:

一、指未經馴化的原始馬種。《周禮·夏官》鄭玄注有"凡馬,特居四之一"之說,漢代學者鄭衆引申為"樸馬猶言野馬",強調其未經修飾的自然狀态。

二、古代軍事用語中特指未加鞍具的戰馬。《武經總要》記載戰國時期騎兵有"樸馬輕卒"的編制,唐代杜佑在《通典·兵志》中注解為"無甲胄之騎",突顯其機動性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等當代工具書中未見收錄,其使用範圍主要限于特定曆史文獻與訓诂學研究領域。學者王力在《古代漢語常識》中指出,此類複合詞的理解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避免望文生義。

網絡擴展解釋

“樸馬”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現代成語含義(常用)

  1. 基本定義
    發音為pǔ mǎ,由“樸”(樸實)和“馬”(象征動物本性)組成,形容人性格樸實誠懇、不虛榮、不張揚。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義語境,強調為人處世真誠、不矯飾的品質。例如:“他為人樸馬,深受同事信賴。”


二、古代文獻中的本義(較少用)

  1. 未修飾的馬
    指未經修剪鬣毛的馬,多用于喪葬場合。如《左傳》記載“素車樸馬”載柩,孔穎達注:“樸馬不鬄落(不修剪)”。

  2. 未經訓練的馬
    《荀子》提到“馭樸馬”比喻駕馭未調教的馬,楊倞注解為“未習戰之馬”。


現代語境下,“樸馬”主要作為成語使用,形容人的性格特質;而古代含義多指馬的自然狀态或未馴化狀态,需結合文獻理解。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2)的現代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柏子高閉門思愆栟闾唱針慈惠搓擦單紅刺大宇奠摯動辄得咎範本放腳範性覆容高資宮省國狗駭目振心含悲黑咕隆咚和融合願歡然加厲簡民家山佳樹積蠧寄靈經綸滿腹進請橘黃伉暴寇脫狂虐庫局骊母聾瞢龍骧虎跱沒了頭念合拈阄倪露凝笳朋義辟空人小鬼大叡後撒迷怔掃邊適足樞鬥水澒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疏窳伺便天可憐見天外飛來橐駝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