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剪飾髦鬣的馬。《左傳·哀公十二年》:“桐棺三寸,不設屬辟,素車樸馬,無入于兆。” 孔穎達 疏:“《曲禮》雲‘大夫去國,為位而哭,乘髦馬’, 鄭玄 雲‘髦馬,不鬄落也’。則此樸馬亦謂不鬄落,用此以載柩也。”
(2).未經訓練的馬。《荀子·臣道》:“若馭樸馬,若養赤子,若食餧人。” 楊倞 注:“樸馬,未調習之馬。”
“樸馬”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發音為pǔ mǎ,由“樸”(樸實)和“馬”(象征動物本性)組成,形容人性格樸實誠懇、不虛榮、不張揚。
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義語境,強調為人處世真誠、不矯飾的品質。例如:“他為人樸馬,深受同事信賴。”
未修飾的馬
指未經修剪鬣毛的馬,多用于喪葬場合。如《左傳》記載“素車樸馬”載柩,孔穎達注:“樸馬不鬄落(不修剪)”。
未經訓練的馬
《荀子》提到“馭樸馬”比喻駕馭未調教的馬,楊倞注解為“未習戰之馬”。
現代語境下,“樸馬”主要作為成語使用,形容人的性格特質;而古代含義多指馬的自然狀态或未馴化狀态,需結合文獻理解。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2)的現代釋義。
樸馬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詞彙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樸:由木部組成,讀音為pǔ,共有4個筆畫。
馬:由馬部組成,讀音為mǎ,共有3個筆畫。
樸馬的來源是中國的姓氏中的一種。樸姓是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0位的姓氏。而馬則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排名第7位。
樸馬的繁體字為樸馬。
在古代,樸馬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主要結構和意義并未改變。
他是純樸馬,從不拘泥于形式。
樸馬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樸馬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詞彙。
樸馬的近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擇,例如純樸的人可以用純樸的代替。
樸馬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擇,例如世故的人可以用世故的代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