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羚羊挂角的意思、羚羊挂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羚羊挂角的解釋

亦作“ 羚羊挂角 ”。傳說羚羊夜眠防患,以角懸樹,足不着地,無迹可尋。見《埤雅·釋獸》。因以“羚羊掛角”喻意境超脫,不着形迹。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辨》:“詩者,吟詠情性也。盛 唐 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迹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 清 趙翼 《論詩》詩:“作詩必此詩,意取象外神;羚羊眠掛角,天馬奔絶塵。”


見“ 羚羊掛角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羚羊挂角”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來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辨》,其中提到“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挂角,無迹可求”。部分文獻(如《埤雅·釋獸》)也提及類似描述,但主流文學引用以嚴羽的版本為核心。

二、字面含義

傳說中,羚羊夜晚休息時會将角挂在樹枝上,使身體懸空、腳不着地,以此躲避天敵或危險。這一行為體現了動物獨特的生存智慧。

三、比喻義與文學引申

在文學領域,“羚羊挂角”被用來形容詩歌或藝術創作的意境超脫、不着痕迹,強調自然天成、難以用理性或固定模式闡釋的美感。例如:

四、用法與語境

五、示例與延伸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以“羚羊挂角”盛贊盛唐詩歌的天然意趣,後世文人亦用此詞表達對含蓄深遠藝術風格的推崇。例如:“他的畫作如羚羊挂角,看似隨意卻意境深遠。”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滄浪詩話》原文或相關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羚羊挂角

《羚羊挂角》是一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指有些畏敵的人,隻會誇誇其談而無實際行動。這個詞也經常用來形容那些口頭上很強大,實際上卻軟弱無力,沒有實際能力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羚 (⺶ + ⺶):總計2個部首和5畫

羊 (⺶):總計1個部首和6畫

挂 (扌 + 圭):總計2個部首和8畫

角 (⺄ + 丶 + ⺄):總計1個部首和7畫

來源:

《羚羊挂角》這個成語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傳說中,有一隻羚羊在領土上屢建奇功,但是卻不願意将自己的羊角用于挑戰敵人。有個年輕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氣,拿起羊角上戰場,但是最後卻失敗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誇誇其談是沒有實際作用的。

繁體:

《羚羊掛角》

古時候漢字寫法:

羚羊掛角

例句:

他總是在吹噓自己的勝利,但是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是個典型的羚羊挂角。

組詞:

羊蹄山、羊皮紙、羚羊、挂件、挂鐘

近義詞:

嘩衆取寵、張牙舞爪、紙老虎

反義詞:

強者、勇者、真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