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次的意思、露次的詳細解釋
露次的解釋
止宿野外。《後漢書·獻帝紀》:“壬申,幸 曹陽 ,露次田中。”《晉書·元帝紀》:“及 西都 不守,帝出師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露次者,出宿于野,上無屋宇。”《新唐書·孔緯傳》:“時羣臣露次 盩厔 ,為盜剽脅,衣囊略盡。”
詞語分解
- 露的解釋 露 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乷 )露。甘露。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滋潤:覆露萬民。 表現,
- 次的解釋 次 ì 第二:次日。次子。次等。次要。 質量、品質較差的:次品。次貨。 等第,順序:次第。次序。名次。 化學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的:次氯酸。 中間:胸次。 量詞,回:次數(?)。初次。三番
專業解析
露次,漢語詞彙,現多用于古漢語語境或特定學術領域,其核心含義指在露天、野外或無遮蔽處駐紮或停留。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露: 指露天、野外、沒有遮蔽物覆蓋的地方。引申為暴露在外。
- 次: 在古漢語中常指行軍或旅行途中停留、駐紮。《說文解字》釋“次”為“不前不精也”,段玉裁注:“不前不精,皆居次之意。” 引申為臨時停留、駐紮的處所。
- 露次: 兩字結合,字面意思即“在露天的地方駐紮停留”。強調住宿或停留的環境是在野外,沒有房屋等遮蔽物。
-
具體含義與用法:
- 指在野外宿營: 這是最核心的含義。常用于描述軍隊行軍途中在野外紮營,或旅人因路途遙遠、條件所限不得不在露天過夜的情況。例如:“大軍遠來,露次荒野。”(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1235頁“露”字條目下相關義項及“次”字條目下相關義項)。
- 引申指處境艱難或簡陋: 由于露天住宿意味着條件艱苦、缺乏保護,故有時也引申形容處境艱難、簡陋或暴露于危險之中。例如:“流離失所,露次風餐。”(此用法多見于古典詩文,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
文獻例證: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例如,《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記載董卓軍隊的行徑:“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嘗遣軍至陽城,時人會于社下,悉令就斬之,駕其車重,載其婦女,以頭系車轅,歌呼而還。又壞五铢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鐘虡、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故貨賤物貴,谷石數萬。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時人以為秦始皇見長人于臨洮,乃鑄銅人。卓,監奴之子,何必鑄此?卓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裹,倒立于地,熱膏灌殺之。時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陽津,将以圖卓。卓遣疑兵挑戰,而潛使銳卒從小平津過津北,破之,死者略盡。冬,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卓遣将胡轸、呂布攻之。布與轸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堅追擊之,轸、布敗走。卓遣将李傕詣堅求和,堅拒絕不受,進軍大谷,距洛九十裡。卓自出與堅戰于諸陵間,卓敗走,卻屯黾池,聚兵于陝。堅進洛陽宣陽城門,更擊呂布,布複破走。堅乃掃除宗廟,平塞諸陵,分兵出函谷關,至新安、黾池間,以截卓後。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諸将數敗矣,無能為也。唯孫堅小戆,頗能用人,當語諸将,使知忌之。……’卓尋徙都西入關,焚燒洛邑。于是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于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屍盈路。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裡内無複孑遺。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寶。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讨卓。卓先遣将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于梁,與戰,破堅,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卓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裹,倒立于地,熱膏灌殺之。” 其中雖未直接出現“露次”一詞,但描述了軍隊在野外(如黾池、陝)駐紮的情形,符合“露次”的核心場景(來源參考:《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露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表示在露天、野外或無遮蔽的地方駐紮或停留,常用于描述軍隊行軍或旅人途中的艱苦住宿條件。其核心在于強調停留環境的暴露性和缺乏遮蔽。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主要出現在古籍、曆史研究或特定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
“露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但根據權威資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止宿野外(主流解釋)
含義:指在野外露宿或臨時駐紮,無固定居所。
出處與示例:
- 《後漢書·獻帝紀》記載:“壬申,幸曹陽,露次田中。”
- 《晉書·元帝紀》提到:“及西都不守,帝出師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
- 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解釋:“露次者,出宿于野,上無屋宇。”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軍隊或帝王在行軍、避難時的臨時駐紮行為。
2. 不足或不充分(較少見)
含義:形容數量、程度或質量不夠(此解釋僅見于部分詞典,權威文獻中未廣泛使用)。
示例:
- 現代網絡詞典提到“露次用于指責事物的不足之處”,但缺乏古籍或權威用例支持。
綜合建議
- 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止宿野外),因其有明确曆史文獻依據且權威性較高。
- 若在當代語境中遇到“露次”,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晉書》等原始文獻,或參考權威曆史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半對數蹦兒并兵佛頭著糞朝彥雌聲調聚訂久要堆紅對仗風攣伏辨脯資感發甘膳乖慢乖殊寡頭估産果達聒耳禾本科環顧花序赆敬赆錢舉措不當絶統洰理開齋狼纛蠟蟻春烈焰麗錦柳杞麻利貓睛苗胄名揚天下民樂暮冬萋芊仁化人紀柔厚僧道尚書省深壁慎節失怙壽限私我綏定歲年撻笞天合聽風聽水萬事大吉緯途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