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潔的意思、狷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潔的解釋

潔身自好。《國語·晉語二》:“公子勉之,亡人無狷潔,狷潔不行。”《新唐書·常衮傳》:“性狷潔,不妄交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士人·徐文長》:“其人高伉狷潔,於人無所俯仰。”《明史·薩琦傳》:“ 琦 有文德,狷潔不苟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狷潔(juàn jié)是漢語中形容人品性的複合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釋義與詞源

    指性情耿直、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漢語大詞典》釋為“潔身自好”,強調其不慕名利、堅守原則的特質。該詞由“狷”(性情正直、孤傲)與“潔”(清白、高潔)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如《論語·子路》中“狷者有所不為”即隱含此意。

  2. 古籍用例與語境

    • 《論語》關聯思想:孔子将“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并提(《子路》),狷者指守節不屈、不妥協于污濁之人,為“狷潔”的倫理基礎提供依據。
    • 《後漢書·獨行列傳》:描述隱士“狷潔其行”,拒受官祿,體現不與世俗同流的高潔品格。
    • 王維《獻始興公》詩:“甯栖野樹林,甯飲澗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見王侯。”以行動诠釋狷潔精神。
  3. 近現代權威辭書釋義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明确标注“狷潔”為“潔身自好”,例引清代恽敬《與李汀州書》:“其志狷潔,其行耿介。”
    • 《辭源》(商務印書館):釋為“清高自守”,強調其與“貪婪”“趨炎”的對立性。
    • 《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狷”含“拘謹守分”與“潔身拒俗”雙重意涵,與“潔”結合後強化道德純粹性。
  4. 文化内涵與典型特質

    狷潔之人常表現為:

    • 道德自律:嚴格約束行為,拒絕利益誘惑;
    • 社會疏離:遠離權勢紛争,保持精神獨立;
    • 價值堅守:以内心準則為行動标尺,如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28頁。
  2. 《論語·子路》,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後漢書·獨行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第3冊,第246頁。
  5.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第690頁。

網絡擴展解釋

“狷潔”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形容人品行高潔、性格剛正不阿。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詞解析


三、古籍與例句

  1. 《國語·晉語二》:“亡人無狷潔,狷潔不行。”
  2. 《新唐書·常衮傳》:“性狷潔,不妄交遊。”
  3. 《明史·薩琦傳》:“琦有文德,狷潔不苟合。”
    → 這些例句均體現“狷潔”用于描述曆史人物堅守原則、不輕易妥協的品格。

四、使用場景


五、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國語》《明史》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悫飽暖思淫欲背風徧誡不段不死面層甍欃檀超羣出衆陳訓椎魯初終鹾策大暑調眼色風虎紛纭浮圓子簳珠佹佹後防火耕水種交奪腳踵忌疾荊棘載途金蓮燭恪言坤成雷部冷香縺縷連想離害李小龍命快沒亂殺蓦然枿生龐洪陪席蘧甯趨之若鹜儒客三等山陲傷轸麝腦盛代市鈔輸賦熟腳龆稚題名錄秃翁誣祿吳侬軟語鰞鱡仙桂蕭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