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狷洁的意思、狷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狷洁的解释

洁身自好。《国语·晋语二》:“公子勉之,亡人无狷洁,狷洁不行。”《新唐书·常衮传》:“性狷洁,不妄交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士人·徐文长》:“其人高伉狷洁,於人无所俯仰。”《明史·萨琦传》:“ 琦 有文德,狷洁不苟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狷洁(juàn jié)是汉语中形容人品性的复合词,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1. 释义与词源

    指性情耿直、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汉语大词典》释为“洁身自好”,强调其不慕名利、坚守原则的特质。该词由“狷”(性情正直、孤傲)与“洁”(清白、高洁)组合而成,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论语·子路》中“狷者有所不为”即隐含此意。

  2. 古籍用例与语境

    • 《论语》关联思想:孔子将“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并提(《子路》),狷者指守节不屈、不妥协于污浊之人,为“狷洁”的伦理基础提供依据。
    • 《后汉书·独行列传》:描述隐士“狷洁其行”,拒受官禄,体现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品格。
    • 王维《献始兴公》诗:“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以行动诠释狷洁精神。
  3. 近现代权威辞书释义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明确标注“狷洁”为“洁身自好”,例引清代恽敬《与李汀州书》:“其志狷洁,其行耿介。”
    • 《辞源》(商务印书馆):释为“清高自守”,强调其与“贪婪”“趋炎”的对立性。
    •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狷”含“拘谨守分”与“洁身拒俗”双重意涵,与“洁”结合后强化道德纯粹性。
  4. 文化内涵与典型特质

    狷洁之人常表现为:

    • 道德自律:严格约束行为,拒绝利益诱惑;
    • 社会疏离:远离权势纷争,保持精神独立;
    • 价值坚守:以内心准则为行动标尺,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28页。
  2. 《论语·子路》,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后汉书·独行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246页。
  5.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第690页。

网络扩展解释

“狷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形容人品行高洁、性格刚正不阿。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字词解析


三、古籍与例句

  1. 《国语·晋语二》:“亡人无狷洁,狷洁不行。”
  2. 《新唐书·常衮传》:“性狷洁,不妄交游。”
  3. 《明史·萨琦传》:“琦有文德,狷洁不苟合。”
    → 这些例句均体现“狷洁”用于描述历史人物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的品格。

四、使用场景


五、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国语》《明史》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杯水主义不对茬儿不可奈何不招架蚕食曹社谗二车軨大王风单帮倒蛋垫平豆粥二元论方功反供佛螺负字工矿广会观自在贵望晷纬含饭黑林侵黄金羁回薄胡伦呼天家醪匠骊谏职教坛距击匡士辽隧离词离析毛头骂山门命令主义匿留青琐拜全本呿吸乳柑三鹿郡公神跱神姿矢房是非算袋妄心僞金钱文字虾米孝家小辟消遥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