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言。恪,通“ 格 ”。《逸周書·小開武》:“允哉,餘聞在昔訓典中,規非時罔有恪言,日正餘不足。” 盧文弨 集校引 惠棟 曰:“恪,即古文格字。”
“恪言”是漢語中由“恪”與“言”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恪”意為“恭敬、謹慎”,如《詩經》中“恪慎克孝”即強調恭敬态度;“言”指“話語、言辭”,《說文解字》解為“直言曰言”。二者結合後,“恪言”特指恭敬嚴謹的言論,強調語言表達時需秉持審慎态度。
在古典文獻中,“恪言”常與“慎行”連用構成成語,如《禮記·缁衣》載:“君子恪言慎行,終日乾乾”,體現儒家對言行一緻的要求。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正式場合或重要事務中經過深思熟慮的表述。
權威典籍如《漢語大詞典》将“恪言”列為規範詞彙,其核心語義可歸納為:基于禮法規範或道德準則,以嚴謹恭敬的态度所發表的言論。這種語言行為特征在政令發布、學術研讨等場景中尤為突出。
“恪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含義
“恪言”即“格言”,指具有教育意義、可作為行為準則的精煉語句。“恪”在此處通假為“格”,屬于古文中的通假用法。
字源解析
古籍出處
《逸周書·小開武》記載:“允哉,餘聞在昔訓典中,規非時罔有恪言,日正餘不足。”清代學者盧文弨在集校中引惠棟觀點,指出“恪即古文格字”,進一步印證了二者的通假關系。
如需查看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逸周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詞典來源。
按勞分配巴鼻拜見百源躃蹩逼宮不惜工本裁判所塵世沖銷傳風扇火從祖叔母厝手達心董董鬥志封四關市歸死華亭鶴湖濱回殘獲申活守寡交知齎嗟舊窠蠟兒老盆遼澤裂餅骊淵沒分豁眉怃門婿耐受力粘合年限排水平下千歲子竊疾侵黑趨讓榮彈榮膴上根大器殇子慴憚審計神爵食單石阙說兵機送葬歲末銅斤鐵肋銅坑完理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