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言。恪,通“ 格 ”。《逸周書·小開武》:“允哉,餘聞在昔訓典中,規非時罔有恪言,日正餘不足。” 盧文弨 集校引 惠棟 曰:“恪,即古文格字。”
“恪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含義
“恪言”即“格言”,指具有教育意義、可作為行為準則的精煉語句。“恪”在此處通假為“格”,屬于古文中的通假用法。
字源解析
古籍出處
《逸周書·小開武》記載:“允哉,餘聞在昔訓典中,規非時罔有恪言,日正餘不足。”清代學者盧文弨在集校中引惠棟觀點,指出“恪即古文格字”,進一步印證了二者的通假關系。
如需查看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逸周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詞典來源。
恪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謹慎恭敬地說話或表達自己的意見。
恪言的部首是言,總共有9個筆畫。
恪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大司寇》中的一句話:“有用心悫,有言恪,有若無言。”意思是指官員應當立場堅定,言辭慎重。
在繁體字中,恪言的寫法為恪言。
在古代漢字中,恪言的寫法為愘言,其中“愘”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字形,代表謹慎恭敬之意。
他恪言慎行,從不隨意妄言。
恪守、恪守職責、恪守原則、恪守承諾、恪守規章。
慎言、謹言、謹言慎行。
放言、輕率言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