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狀的意思、疾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狀的解釋

症狀。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僕初到 潯陽 時,有 熊孺登 來,得足下前年病甚時一劄。上報疾狀,次叙病心,終論平生交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疾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疾病表現或症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疾狀”指疾病的外在表現或症狀。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與微之書》中寫道:“上報疾狀,次叙病心”,此處“疾狀”即指疾病的症狀。

  2. 字義分解

    • 疾:原指疾病(如“積勞成疾”),引申為痛苦、急速(如“疾風”)。
    • 狀:指形态或情況(如“奇形怪狀”“病狀”),也可作動詞表示陳述(如“狀其事”)。
  3. 曆史用法與現代關聯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症狀”一詞。例如唐代通過“疾狀”描述病情,而如今醫學語境下則使用“臨床表現”“體征”等術語。

  4. 相關文獻
    白居易的書信是典型用例,通過“疾狀”概括病症,再進一步探讨病因和情感,體現了古代醫文結合的特點。

“疾狀”屬于古漢語表達,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古典醫學時仍有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疾狀

疾狀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疾病的狀況或症狀。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疒和狀。其中,疒是表示“疾病”的部首,而狀則表示“狀态”或“形态”。疾狀共有12畫。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人們将疾病形态或表現出來的狀态稱為“疾狀”。隨着時代的演變,這個詞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疾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疾狀的古代寫法為“疾狀”。可以看出,“狀”一字在古代寫法中較為常見,用來表示狀态或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疾狀的例句:

  1. 他的疾狀日益惡化。
  2. 醫生說,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狀。
  3. 她臉色蒼白,疾狀令人擔憂。

與疾狀相關的組詞有:疾病、疾苦、疾患等。

與疾狀近義的詞有:症狀、病狀、症候等。

與疾狀相反的詞有:健康、康複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