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串。《書·禹貢》:“厥篚玄纁,璣組。” 孔 傳:“璣,珠類,生於水;組,綬類。”一說文彩似玑的絲帶。 孫星衍 疏:“璣組玄纁,同為篚實,當非珠璣與組二物,證以 徐州 蠙珠, 雍州 琅玕,皆不入篚,疑組文似璣,故曰璣組,猶織貝之為錦文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禹貢>玑組》:“《禹貢》璣組,乃 荊州 三邦之貢。璣組,古雜佩用之, 苗 人纓絡, 湖廣 及 雲 、 貴 、 四川 皆然,番子俗同。”
“玑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解釋在不同文獻中存在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珠串或絲帶
根據《尚書·禹貢》記載,“厥篚玄纁,玑組”。其中“玑”指不圓的珠子(如珠類),“組”為絲帶或绶帶,合起來可理解為“珠串”或帶有珠飾的絲帶。這一解釋來源于漢代孔安國的注解。
文彩似玑的絲帶
清代學者孫星衍提出不同觀點,認為“玑組”并非指兩種物品,而是特指一種織有玑紋的華麗絲帶,類似“織貝”(錦緞),強調其裝飾性。
學者對“玑組”的實物形态存在争議:
“玑組”在文獻中多指向古代貢品中的珠飾絲帶,具體形态因注解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其核心含義均與珍貴、裝飾性相關。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及曆代注疏。
《玑組》這個詞在漢語中指的是寶玉的組成部分。寶玉是指玉石中最純美、最精緻的一種,因此《玑組》也常常用來形容珍貴、美好的事物。
《玑組》的拆分部首是“王”字,表示與玉石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0。
《玑組》這個詞源于《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創造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玑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玑組的形狀是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是一個象征玉石的王字旁,右邊是一個表示組合的組字旁。這個寫法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珍貴物品的美好描述。
1. 他的音樂才華是音樂界的《玑組》。
2. 她的繪畫作品堪稱藝術界的《玑組》。
玑珀、玑珉、玑英、玑玩、玑瑷。
珍寶、寶貴、寶石。
平凡、普通、尋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