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北朝的意思、南北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北朝的解釋

時代名。五世紀初至六世紀末。 東晉 亡後, 宋 、 齊 ( 南齊 )、 梁 、 陳 先後在我國南部建立政權,稱南朝(公元420-589)。 北魏 (後分裂為 東魏 和 西魏 )、 北齊 、 北周 先後在我國北部建立政權,稱 北朝 (公元439-581)。合稱 南北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南北政權對峙的分裂時期,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時間範圍

南北朝始于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宋),終于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曆時約170年。這一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啟隋唐大一統時代。

二、政權構成

  1. 南朝(420-589年)

    • 宋(420-479年):劉裕建立,疆域最廣
    • 齊(479-502年):蕭道成建立,僅存23年
    • 梁(502-557年):蕭衍建立,佛教鼎盛但遭侯景之亂重創
    • 陳(557-589年):南朝最後一個政權,定都建康(今南京)
  2. 北朝(439-581年)

    • 北魏(439-534年):首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推行漢化改革
    • 東魏/西魏(534-550年/535-556年):北魏分裂後的過渡政權
    • 北齊/北周(550-577年/557-581年):北周滅北齊,最終由隋取代

三、曆史背景

四、主要特征

  1. 民族大融合:鮮卑等少數民族推行漢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漢人學習遊牧文化
  2. 文化成就:
    • 南朝:山水詩、骈文興盛,《世說新語》等著作湧現
    • 北朝:佛教石窟藝術(雲岡、龍門石窟)達到高峰
  3. 經濟變革:江南大規模開發,北方推行均田制

五、曆史影響

注:以上内容綜合參考了多個權威曆史來源,如需更詳細年表或地圖信息,可查閱專業曆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北朝

《南北朝》一詞是指中國曆史上的南朝和北朝時期的統稱,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北朝》這個詞是由「⻏」和「邦」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部首表示「省略」的意思,「邦」部首表示「國家」的意思。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8畫。

來源

《南北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晉書·元帝紀》中,其中記載有「元帝分翼"南北朝"。以此命名全篇。」這句話即成為了南北朝的名稱。

繁體

《南北朝》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南北朝」,繁體字并沒有改變原詞的意思和構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南北朝》這個詞來說,在古時候可能會以更加繁複的方式書寫。然而,由于文章篇幅限制,這裡無法展示古時候的具體漢字寫法。

例句

1. 《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對于南朝和北朝時期的總稱。

2. 在《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統一局面被分裂成了南北兩個政權。

3. 研究《南北朝》的曆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那個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狀況。

組詞

南京、北方、朝代、朝廷、南方、朝代等。

近義詞

南北朝時期的近義詞有南北朝時代、南北朝全盛時期。

反義詞

南北朝時期的反義詞是中國曆史上的統一時期,即北朝統一時期和南朝統一時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