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ick]∶濃重
凝重的烏雲
(2) [dignified]∶端莊;莊重
出入步趨,務要凝重。——《朱子全書·學一》
神态凝重
(1).厚重;沉重。《易緯韓鑿度》卷上:“聖人則象,月即輕疾,日則凝重,天地之理然也。”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凝重的空氣,壓迫着每一個人的心靈。”
(2).莊重;穩重。《晉書·呂光載記》:“﹝ 呂光 ﹞沉毅凝重,寬簡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 宋 陳亮 《胡公濟墓碣銘》:“ 公濟 於餘為大父行,及際其晚歲泊然之時,睹其風貌敦厚,氣質凝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娘》:“﹝ 四娘 ﹞翩然竟來。申賀者,捉坐者,寒暄者,喧雜滿屋。耳有聽,聽 四娘 ;目有視,視 四娘 ;口有道,道 四娘 也;而 四娘 凝重如故。” 茅盾 《清明前後》第四幕:“ 林 站住了,淡然一笑,就慢步走向 金 ,态度凝重,好象捧着一滿碗的水。”
“凝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níng zhòng,主要有兩層含義:
濃重、厚重
多用于形容具體事物的厚重感或抽象氛圍的沉重性。
端莊、莊重
用于描述人的氣質、神态或态度的沉穩穩重。
通過以上釋義和用例,可以看出“凝重”既可表達物理層面的厚重,也可體現精神層面的莊重感。
凝重一詞表達的意思是指态度或氛圍沉穩、莊重,給人一種沉重、莊重的感覺。
凝(部首:冫,10畫)、重(部首:裡,9畫)
凝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凝”意為聚集、固化,代表東西凝聚在一起的狀态;“重”意為沉重、莊重。
繁體字為凝重。
在古時候,凝重的漢字寫法沒有變化。
1. 他面帶凝重的表情,發表了一番重要的演講。
2. 整個會場彌漫着一種凝重的氣氛。
凝視、凝望、凝固、凝聚、沉重、莊重
嚴肅、莊嚴、鄭重
輕松、隨意、暧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