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ordless]∶未被言詞表達或非言詞所能表達
令人窒息的惱怒和難言的恥辱
(2) [unverbalized]∶非語言所能表達
病人可能有難言之苦
不容易說;說不清楚。《禮記·檀弓下》:“喪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難言也。” 宋 李清照 《滿庭芳》詞:“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公子也覺心中十分傷慘,哽咽難言。” 郭沫若 《蔡文姬》附錄《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雖然得歸故土,而是抛别了親生的二子,這應該是有難言之痛的。”
論難之言。《鬼谷子·權篇》:“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宋 曾鞏 《先大夫集後序》:“至其難言,則人有所不敢言者。雖屢不合而出,而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禍福動其意也。”
“難言”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nán yán,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難以用語言表達
指情感、感受等無法通過言語準确描述,或存在表達障礙。例如:“令人窒息的惱怒和難言的恥辱”。
例句:李清照《滿庭芳》中“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即描繪了複雜情感難以言說的意境。
因隱私或敏感而難以啟齒
多指不便公開或羞于提及的隱情。例如:“夫妻間的難言之隱”“病人可能有難言之苦”。
“難言”既可用于描述抽象情感的表達障礙,也可指具體情境中的隱衷,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曆史用例多見于文學與哲學,現代則更貼近生活化表達。
《難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很難表達出口,形容事物或情感非常複雜,很難用語言準确描述。
《難言》的拆分部首是言,共有12個筆畫。
《難言》最早出現在《易經》第33卦“難卦”中。難卦表示事情發展困難,進退兩難,很難決策,因此“難言”一詞在其中遙相呼應。
《難言》的繁體字為「難言」。
古代漢字中的《難言》寫作「難言」,形狀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1. 他經曆了太多的痛苦和辛酸,對于這段經曆,他無法用言語表達,真是難言之痛。
2. 面對這種窘境,他感到困惑和無助,心中充滿了難言的苦悶。
難言之隱、難言之難、言簡意難等。
難以言表、難以形容、難以言喻。
表達、坦誠、直言。
别人正在浏覽...【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