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命的意思、來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命的解釋

(1).對人來信的敬稱。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來命陳彼妖惑之罪,叙王師曠蕩之德,豈不信然。”《三國志·魏志·臧洪傳》:“重獲來命,援引古今,紛紜六紙,雖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傳》:“若謂其不能自潤脂膏,則如來命,以為不達從政,吾未服也。”

(2).敬辭。指來人傳達的要求。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則見他歡天喜地,謹依來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來命”在漢語詞典中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字源和文獻用例解析:

一、構詞解析 “來”本義為“麥子”,假借為“來往”之來,引申出“到來、接受”之意(《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載“命”有“命令”“天命”二解,甲骨文象人跪聽命狀,後演變為上令下達的行政指令。

二、核心釋義

  1. 奉行诏命:《左傳·宣公十二年》載“寡君使群臣問諸鄭,豈敢來命”,此處指接受君命出使
  2. 領受教谕:《周禮注疏》鄭玄注“來命者,受教而來”指接受師長訓示
  3. 承續宗脈:《儀禮·士冠禮》“來命爾字”體現宗法制度下長輩賜予表字的儀式

三、語義流變 漢代經學家馬融在《忠經》中拓展為“來命于天”,賦予天人感應的哲學内涵。至宋代理學家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使用時,已包含“秉承道統”的理學色彩。

該詞現代漢語中已罕用,研究建議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及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來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要結合不同語境和權威來源綜合分析:

基本解釋

  1. 對人來信的敬稱
    主要用于古代書信往來中,表達對對方來信的尊重。例如漢朝陳琳在《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中寫道:“來命陳彼妖惑之罪,叙王師曠蕩之德”,此處“來命”即指對方的來信。

  2. 敬辭(指傳達的要求)
    表示對他人通過使者或書信傳達要求的尊敬說法。如元朝王實甫《西廂記》中“謹依來命”,即表達對對方要求的遵從。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命運不測、生命垂危”的釋義,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用或混淆其他詞語(如“臨命”)所緻。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優先采用前兩種解釋。

使用場景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其含義,若涉及古籍閱讀可參考《三國志》《西廂記》等原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跛鼈千裡簸箕掌不務空名操學谶書齒甘乘肥赤練蛇蟲牢春條蕩薄黨序丁子香東走迷珥環二童一馬凡豔福海廣莫門卦兆詭斁龜玉國服過客曆寒悚鶴壽蕙心纨質混混沄沄婚書降升澗松腳錢錦服卷鋪蓋窺覰老态龍鐘零替力屈亂烽緑缛蟒袍玉帶免解進士綿力薄材臑鼈能勾平地風雷前轍奇幹七牢寝奪瑞符盛尊詩佛食角栓皮刷剔伺漏宿居五印汙真賢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