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野的意思、霁野的詳細解釋
霁野的解釋
晴朗的原野。 唐 劉祎之 《酬鄭沁州》詩:“寒山斂輕靄,霽野澄初旭。”
詞語分解
- 霁的解釋 霁 (霽) ì 雨雪停止,天放晴:雪霁。霁色(像雨後晴空那樣的顔色)。光風霁月。 怒氣消除:霁顔。霁威。色霁。 筆畫數:; 部首:雨; 筆順編號:
- 野的解釋 野 ě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遊。野趣。野餐。野戰。四野。郊野。 界限,範圍:分野。視野。 指不當政的地位,與“朝(俹 )”相對: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不講情理,沒有禮貌:野蠻。粗野。 巨大而
專業解析
霁野,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文學意境兩個層面來理解:
-
字面含義:
- 霁 (jì): 本義指雨雪停止,雲霧消散,天氣放晴。《說文解字》釋為“雨止也”。引申為怒氣消散、臉色轉和。
- 野 (yě): 本義指郊外、田野,廣闊的原野。
- 組合義: 因此,“霁野”最直接的字面意思就是“雨雪初晴後的原野” 或“天氣放晴時的曠野”。它描繪的是風雨(或雪)停歇,天空放晴,陽光重新灑落在大地上的開闊景象。
-
文學意境與引申:
- 清新明淨的意境: “霁野”一詞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來營造一種清新、明朗、開闊、甯靜的意境。風雨洗滌後的原野,空氣格外清新,景物格外明淨,視野開闊,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
- 象征希望與轉機: 風雨(困境)過後迎來晴朗(轉機),“霁野”也常被用來象征苦難結束、希望重生、心境豁達或局勢轉好的狀态。它蘊含着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色彩。
- 作為人名: “霁野”因其意境優美、寓意美好(如心胸開闊、光明磊落、經曆風雨終見彩虹),也常被用作人名。例如,現代著名翻譯家、作家李霁野先生的名字即來源于此。
權威性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作為漢語詞彙釋義最權威的工具書之一,《漢語大詞典》對“霁”和“野”分别有詳盡的解釋,其組合義“雨雪初晴後的原野”也符合詞典編纂的規範與共識。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32619328)
- 古代文學作品實例:雖然“霁野”作為一個固定詞組在古代典籍中出現頻率并非極高,但其意境在詩詞歌賦中常有體現。例如,描繪雨後初晴、原野蒼翠的景象。其意境的運用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審美表達。 (來源:袁行霈主編. 中國文學史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ISBN 9787040164802)
- 現代文學與語言應用:現代作家(如魯迅)在作品中提及相關人物(如李霁野),以及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作為人名和文學意象的持續使用,印證了其語義的穩定性和文化内涵的延續性。 (來源:魯迅. 魯迅全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ISBN 9787020050000)
- 《現代漢語詞典》:雖然《現代漢語詞典》可能未直接收錄“霁野”詞條,但其對“霁”和“野”的權威釋義(霁:雨後或雪後轉晴;野:野外)為理解“霁野”的字面組合義提供了最基礎的、公認的語言學依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霁野”的核心含義指雨雪停止、天氣放晴後的廣闊原野,在文學語境中則承載着清新明朗、開闊甯靜的意境,并常蘊含希望、轉機與豁達的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霁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霁野”指雨雪停止後天空放晴的原野,形容天氣轉晴時開闊、清新的自然景象。核心意象是陰霾消散後的明朗與甯靜,常帶有詩意的畫面感。
二、詳細解析
-
字詞分解
- 霁(jì):本義為雨雪停止、天氣放晴,如“光風霁月”;
- 野(yě):指原野、曠野,強調自然開闊的空間。
組合後,“霁野”通過天氣與場景的疊加,營造出雨過天晴、天地澄澈的意境。
-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劉祎之的詩句:“寒山斂輕靄,霽野澄初旭”(《酬鄭沁州》),描繪了霧氣消散後,原野在朝陽下逐漸清晰的景象。
-
引申意境
除字面意義外,也可隱喻困境後的豁然開朗或心境的明朗化,如“人生無常,霁野般的希望總在陰霾後”。
三、使用注意
- 與人名區分:現代“李霁野”等姓名中的“霁野”為專有名詞,與本文詞彙無直接關聯;
- 語境適配: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抒情表達,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例句,可參考、2、3中的古籍引用及現代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白蔹碧雲車架淳于翠钿對舉搞平衡躬逢其盛乖闊管送的弘長懷鈆劃樣胡志明市講説绛煙進艸積時累日據式開正刻骨袴具冷暖玉良兵漫壑滿數鳴鳳民政木铎骈然慓慓魄消魂散鉗羅悄靜輕金屬凄悒軀口趨世叡作三形商度上上人杓角牲豭食不二味侍姬十魔九難爽越殊功素交套間填服停僮拖青纡紫往句蔚炳委釋兀硉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