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雲;碧空中的雲。《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惠休“别怨”>》:“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張銑 注:“碧雲,青雲也。” 唐 戴叔倫 《夏日登鶴岩偶成》詩:“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翺翔。” 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悵佳人未來,碧雲冉冉;王孫去後,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詩:“高城回首碧雲邊,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遠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離情别緒。 唐 韋應物 《奇皎然上人》詩:“願以碧雲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鹹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賦筆,勞君先惠碧雲詩。” 宋 柳永 《傾杯》詞:“最苦碧雲信斷,仙鄉路杳,歸雁難倩。”
“碧雲”是一個具有文學意蘊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自然意象
指青綠色的雲或碧空中的雲,常見于自然景物描寫。如《文選·江淹》中“日暮碧雲合”即描繪傍晚雲層聚集的景象。
象征延伸
喻指遠方或天邊,常與離别、思念相關聯。例如唐代韋應物詩句“願以碧雲思,方君怨别餘”,即以碧雲寄托對遠方的牽挂。
在詩詞中,“碧雲”多用于渲染離愁别緒或怅惘之情:
作為人名時,“碧”象征清澈、生機,“雲”寓意高遠或柔美,整體傳遞清新脫俗的意境。
注:以上解析綜合了古典文學用例及現代詞典釋義,若需查閱具體詩句出處或完整詞條,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碧雲,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藍天上的白雲呈現碧藍色。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碧和雲。
碧的部首是石(石一),雲的部首是雲(二畫)。碧的筆畫有三畫,雲的筆畫有四畫。
碧雲一詞最初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用來描寫藍天白雲的美景。在古代文化中,碧雲常常被視作一種清新、甯靜和美好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碧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區别。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碧雲的寫法并沒有差異。各個文字形态的演變并沒有對碧雲的寫法産生重大的影響。
1. 在這個美麗的夏日,碧雲飄過,給人一種甯靜祥和的感覺。
2. 碧雲悠悠,像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
碧雲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許多詞語,例如:碧雲軒(指居高臨下,能夠欣賞到碧雲美景的房屋)、碧雲天(形容天空湛藍如碧)等。
碧雲的近義詞有:碧空、蔚藍天空。
碧雲的反義詞是烏雲,指代天空中黑暗的烏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