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搞平衡的意思、搞平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搞平衡的解釋

[stabilize] 使相反的力量均勻分布而産生平衡

他們在大國之間搞平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搞平衡是現代漢語中常見的動賓短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人為幹預使多方力量、利益或關系達到相對均衡的狀态。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構詞釋義

    • 搞:動詞,表示“進行”“從事”,強調主動實施的行為(如“搞建設”“搞研究”)。
    • 平衡:名詞,指矛盾雙方在力量、權重上的均勢狀态,或動詞性的“使均衡”。

      合成後,“搞平衡”指主動采取協調手段,使不同主體間的沖突或差異趨于緩和。

  2. 深層語義特征

    • 動态性:強調持續調整的過程(如“不斷搞平衡”)。
    • 策略性:隱含人為設計的權宜之計(如“通過人事調動搞平衡”)。
    • 貶義傾向:常暗含“表面妥協”“回避根本矛盾”的消極色彩(例:“不能隻搞平衡,要解決問題”)。

二、典型用法與語境

  1. 政治/管理場景

    指協調不同派系、部門或地區的利益分配,例如:

    “領導班子在項目審批中搞平衡,确保各片區資源均沾。”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頁)

  2. 社會關系場景

    形容維系人際關系的策略,如:

    “他在親友糾紛中搞平衡,避免偏袒任何一方。”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第502頁)

  3. 經濟決策場景

    用于描述調節供需、投資等經濟要素,例如:

    “宏觀調控需搞平衡,兼顧增長與穩定。”

    (來源:教育部《漢語應用語言學詞典》電子版,詞條編號HY2031)

三、文化内涵辨析

該詞折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但現代語境中更側重工具理性。相較于“協調”“統籌”等中性詞,“搞平衡”隱含對“形式公平取代實質公正”的批判,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

權威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漢語應用語言學詞典[DB/OL]. 2023版.
  3. 呂叔湘.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網絡擴展解釋

“搞平衡”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定義

適用場景

  1. 國際關系:常用于描述國家或政治實體在多方勢力間采取中立或調和策略,例如在大國博弈中保持平衡。
  2. 組織管理:企業内部通過平衡不同利益或意見來維持和諧,但需避免演變為内鬥。
  3. 人際關系:在複雜關系中協調不同個體或群體的需求,如“在兩女之間搞平衡”。

補充說明

典型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語境下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或相關例句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難傍覽編掜别有肺腸鄙嫚兵意不置倡始赤小寵遇貸賒钿盒分甘寡見害相思含霜架鼇奸事椒戶椒煙節髦計似酒瓿蠲逋卷罵開山斧苦害櫑木蠻獠螞蚱明決冥言民語男家農晨懦葸泮池評論員文章清聒日幢柔茂三史閃然時代素幔損心探骊得珠逃越同命運共呼吸托幼玩兵黩武王畿伍什無失獻寶現成話襄陽礮掀天小牢子犀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