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測量。
(2).商讨。 明 李贽 《與焦漪園太史書》:“豈自以為至足,無復商度處耶?” 章炳麟 《與羅振玉書》:“見東人所集漢學,有足下與 林泰輔 書,商度古文,奬藉泰甚,誠俇俇若有所忘也。”
“商度”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測量
指通過計算或工具确定物體的尺寸、範圍等。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商度地勢”()。
該用法可追溯至《易·兌》等古籍,如“商度(測量)”在漢典中被歸入數學與工程測量範疇()。
商讨
表示共同讨論、協商意見。例如明代李贽在《與焦漪園太史書》中提到“無復商度處耶?”(),章炳麟的《與羅振玉書》也以“商度古文”為例()。
“商度”中的“商”字在古漢語中兼具“計算”和“讨論”雙重含義,例如“商功”(測量工程)與“協商”(讨論計劃)()。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漢典()。
商度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商(shāng)和度(dù)。
商的部首是口,它有4畫;度的部首是廣,它有5畫。
商度兩個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朝和度量衡的概念。商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古代王朝,而度指的是衡量、測量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商度可以寫作「商度」。
在古代,商度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出土文物和金文的研究,商度的古字形顯示為「⿱或⿶口廣」。
1. 老師對學生的商度非常滿意,因為他們在項目中展現出了出色的商業分析能力。
2. 根據調查結果,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往往受到商度的影響。
組詞:商業、商量、度量。
近義詞:商議、商讨、規模。
反義詞:民度、鄙度、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