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填服的意思、填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填服的解釋

鎮服。填,通“ 鎮 ”。《漢書·王莽傳上》:“ 莽 非敢有它,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 宋 江休複 《江鄰幾雜志》:“説以神道設教填服戎心, 祥符 中所講禮文悉起於此。”《資治通鑒·漢高帝七年》:“臣 光 曰:王者以仁義為麗,道德為威,未聞其以宮室填服天下也。”

謂殺戮降服者。填,通“ 殄 ”。《穀梁傳·隱公五年》:“伐不踰時,戰不逐奔,誅不填服。”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穀梁傳》:“填讀為殄,謂殄戮之也;不殄服,猶言不殺降也。作‘填’者,假借字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填服"為古漢語複合詞,需拆解為"填"與"服"進行訓诂學解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

一、從字形演變溯源,"填"本義為"充塞",《說文解字》釋作"塞也",引申為強制鎮壓;"服"甲骨文象手按人屈服之形,本義為降服。二字合用時指通過武力壓制使臣服,如《漢書·王莽傳》載"匈奴稱藩,百蠻填服"。

二、在詞義發展脈絡中,該詞曾見于《資治通鑒》"四夷填服"等典籍,強調通過強力手段實現表面臣服,與"心服"形成語義對立。清代段玉裁注《說文》時特别指出:"填服者,外懾其威而未懷其德"。

三、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僅在研究古代文獻時作為專業術語出現。《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列為"曆史詞",建議在當代語境中改用"鎮服""懾服"等近義詞。

主要參考資料: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

網絡擴展解釋

“填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鎮服(填,通“鎮”)

指通過威懾或強力手段使他人服從。例如:

二、殺戮降服者(填,通“殄”)

指對已投降或臣服的人進行誅殺。例如: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3)将其解釋為“才能出衆,令人敬服”,但此用法缺乏古典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建議在古文閱讀中優先參考前兩種釋義,并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寶床镖客齒育創新竄削打麥蛋市登廂德容言功店小二诋駡二九豐索蜂饧腹地宮鄰刮絶冠冕堂皇皓霰荒宴虺虺胡七雜八建分賤庸家人結契進具捐駒具足客女恐惑髡刑老世楞神犂老卵巢沒分曉昧心錢民主集中制旁門邪道槃郁軿接遷舍清泚取親入門問諱色相蛇迹攝氏溫标識得私財廋人太陽年團花簇錦微磬闱阈下碇稅狎弄閑蹊小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