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委的意思、積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委的解釋

指積貯的財物。《墨子·節葬下》:“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修,上下調和。” 孫诒讓 間诂:“《周禮·大司徒》 鄭 注雲:‘少曰委,多曰積。’”《韓詩外傳》卷一:“安命養性者,不待積委而富;名號傳乎世者,不待勢位而顯德。”《遼史·能吏傳·耶律铎魯斡》:“及退居鄉裡,子 普古 為 烏古部 節度使,遣人來迎;既至,見積委甚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積委”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儲備物資的統稱,特指古代官府或民間為應對災荒、戰事等特殊情況而集中儲存的糧食、財物。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曆史文獻中具有明确記載。

核心釋義與文獻依據:

  1. 基礎詞義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積”指長期聚存,“委”含堆積、存放之意。二字連用構成并列式複合詞,表物資囤積狀态。例如《周禮·地官》載“掌邦之委積”,鄭玄注“少曰委,多曰積”,說明古代對儲備規模有層級區分。

  2. 古代制度中的職能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提及“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此處“積”即指行軍糧草儲備。漢代《鹽鐵論》更明确“邊郡有積委,則民賴其備”,反映其作為戰略物資的重要地位。

  3. 詞義演變與關聯詞彙

    “積委”常與“倉廪”“府庫”等詞互文,如《管子·輕重甲》載“萬室之邑必有萬鐘之積,千室之邑必有千鐘之積”。唐宋後逐漸被“倉儲”“囤積”等詞替代,但仍見于《文獻通考》等典章類著作。

該詞釋義綜合參考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及《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積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財物儲存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詳細分析

  1. 詞源構成:

    • 積:表示積累、儲存。
    • 委:在古漢語中有“積聚”之義(如《周禮》中“少曰委,多曰積”),與“積”連用更強調數量或規模的累積。
  2. 文獻引用:

    • 《墨子·節葬下》提到“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說明古代國家通過儲備物資增強防禦能力。
    • 《韓詩外傳》卷一以“積委”形容財富的積累,與個人德行形成對比。
  3.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國家或集體的物資儲備,如城郭修繕、上下調和等治理場景。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

“積委”強調通過長期積累形成的財物儲備,具有實用性(如軍事防禦)和象征性(如國力強盛)。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墨子》或《韓詩外傳》的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閉明塞聰慘舉涔淫懲窒慈臨達材打麻将地壟多音字法書帖膚腴戈樓格律詩歌舞伎挂戀鼓樂喧天寒凜凜皇聖胡吃海塞講益剪切力加意節葬迥場慨發可逆袴角來去罍罃良謀尨奇珉陛冥暮嘛呢輪南鄰怒哄哄毗狸潛遁幽抑人熊三差兩錯山脅收口手杖鼠璞四知金太漠沓集投贽隤祉脫缰外國語忘卻妄折慰唁誣讬詭挂香蘂賢俊纖條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