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賢俊的意思、賢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賢俊的解釋

亦作“ 賢雋 ”。亦作“ 賢儁 ”。亦作“ 賢嶲 ”。1.才德出衆。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教子》:“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隋書·高祖紀下》:“開進仕之路,佇賢雋之人。”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一:“昔時賢俊人,未遇猶視今。” 明 歸有光 《顧夫人楊氏七十壽序》:“其子之賢俊者,予往往于南宮識之。” 清 陳用光 《上翁學士書》:“古之士,其知慕乎道者,未嘗不欲見賢儁之君子,而祓濯其心,以獲尊聞行知之益。”

(2).才德出衆的人。《漢書·元帝紀》:“延登賢俊,招顯側陋。”《晉書·忠義傳·王豹》:“簡良才,命賢儁,以為天子百官。” 唐 元稹 《桐花》詩:“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草澤卑位之間,恐遺賢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徵召奏聞。”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渑池》詩:“腳靴手闆實卑賤,賢雋未可吏書繩。” 清 錢良擇 《寄内》詩:“無方賢俊皆簪筆,有道乾坤漸止戈。” 清 姚瑩 《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四方賢嶲,自達官以至學人士,遇先生所在必求見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賢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賢俊”由“賢”與“俊”二字組成:

組合後,“賢俊”既可形容才德兼備、儀表出衆的人,也可指代這類群體。


二、詳細釋義

  1. 才德出衆
    強調德行與才智的雙重優秀,如《顔氏家訓》中“賢俊者自可賞愛”,杜甫詩“昔時賢俊人,未遇猶視今”。

  2. 指代優秀人才
    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如《漢書》記載“延登賢俊,招顯側陋”,指招攬德才兼備之士。

  3. 擴展含義
    部分現代解釋補充了“潛力”和“外貌與德行并重”的引申義,如“有潛力之人”“帥氣與德行兼備”。


三、應用與例句


四、相關近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顔氏家訓》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賢俊的意思

《賢俊》是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表示人才出衆,有才華且品德高尚。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賢俊》的拆分部首是“貝”和“亻”,筆畫總數是14畫。

來源

《賢俊》這個詞的意思來自于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其中有一句話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以俊!”意思是,“多麼賢明的回啊!隻有一籃子簡單的食物,一瓢清水,在簡樸的巷子裡,人們不堪忍受痛苦,但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回是多麼聰明才智出衆啊!”後來,人們将“賢以俊”這句話中的“賢俊”取出來,作為一個表示褒義的詞語。

繁體

賢俊(繁體:賢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态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賢俊》這個詞最早的寫法是“賢俊”。根據古代金文、篆文等文字形态的演變,漢字的結構和筆畫數會有所不同。

例句

他既有賢俊的才華,又具備堅定的品德。

組詞

賢人、賢良、賢明、俊俏、俊美、俊雅

近義詞

英俊、才華橫溢、聰慧

反義詞

愚笨、無能、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