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晚年。 南朝 宋 顔延之 《自陳表》:“禀恩明世,負報冥暮,仰企端闈,上戀罔極。”
“冥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出處可綜合解釋如下:
冥暮(míng mù)指比喻晚年,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人生暮年的意境。
詞源與結構
由“冥”(昏暗、深遠)和“暮”(日落時分)組合而成,以天色漸暗的自然景象隱喻人的晚年階段。
文學出處
最早見于南朝宋文學家顔延之的《自陳表》:“禀恩明世,負報冥暮,仰企端闱,上戀罔極。”此處作者借“冥暮”表達對晚年未能回報恩德的感慨。
現代用法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強調人生暮年的深沉與未盡之情,例如:“他于冥暮之年仍筆耕不辍。”
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權威解析,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南朝文學研究文獻(來源:、3、5、7)。
冥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冥”和“暮”。
冥的部首是冖(mì),總共有8畫;暮的部首是日(rì),總共有12畫。
冥暮的意思是“黑暗的傍晚”,描述日落後的昏黑狀态。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莊子·秋水》“子建曰:‘夫冥者,何也?’子曰:‘暮色也。’子建曰:‘江、漢為脈,而冥冥逡巡,何也?’子曰:‘期!有容與之,冥冥逡巡也。’”。
冥暮的繁體字為「冥暮」,讀音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冥暮的“冥”字可能寫成「冥/冖火」,暮字可能寫成「暮/日彔」,但現代通用的寫法是「寤」。
1. 暮色漸濃,整個城市籠罩在冥暮之中。
2. 冥暮來臨,大地陷入寂靜。
冥暮的組詞有:天冥、冥冥、冥冥中、暮雨冥冥等。
冥暮的近義詞有:殘暴、幽暗、黃昏、衰敗等。
冥暮的反義詞有:黎明、破曉、白晝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