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無原則地屈從。《呂氏春秋·士容》:“難動以物而必不妄折,此國士之容也。” 高誘 注:“不為物動,唯義所在,不妄屈折也。”
“妄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無原則地屈從或妥協,強調因輕率、不慎重而放棄立場或違背原則的屈服行為。
古籍來源
源自《呂氏春秋·士容》:“難動以物而必不妄折,此國士之容也。”
高誘注解:“不為物動,唯義所在,不妄屈折也。”
意為:真正的“國士”不會被外物輕易動搖,隻在符合道義的情況下才會妥協。
詞義特點
更多釋義可查看漢典、《呂氏春秋》原文等來源。
妄折(wàng zhé)是一個具有豐富意義和曆史背景的詞語。妄的意思是胡亂、無理;折的意思是斷裂、變換。合在一起,妄折可以理解為沒有根據或理由的改變或折斷。下面對妄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進行簡要介紹,以及關于其來源、繁體字形式以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妄折由兩個部首組成:女部(nǚ)和扌部(shǒu)。女部位于上方,通常表示與女性有關的事物;扌部位于下方,是手的意思。妄折的拼音分别是wàng和zhé,總共有11個筆畫。
妄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說文解字》中,将妄解釋為愚昧無知,沒有根據地迷信。後來,在使用時,加入了扌部,形成了現在的妄折。在繁體字中,妄折的寫法是「妄折」,沒有較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妄折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妄的古體寫法為「亡」,表示亡故、失去。折的古體寫法為「折」,表示彎曲、斷裂。所以,妄折的古代漢字寫法可以理解為亡故和斷裂的含義。
例句:他妄折了自己的承諾,讓大家感到失望。
組詞:妄自菲薄(形容自己過分自謙);折磨(使痛苦);折騰(做無意義的活動)。
近義詞:胡亂、草率、漫不經心。
反義詞:謹慎、慎重、審慎。
綜上所述,妄折是一個富有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的詞語。通過了解妄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式以及古時候漢字寫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這個詞語的意義。同時,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也幫助我們更加準确地理解和運用妄折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