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畷的意思、表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畷的解釋

古代井田間的交界處。因樹有标木,故稱。《禮記·郊特牲》:“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 鄭玄 注:“郵表畷,謂田畯所以督約百姓於井間之處也。” 陳澔 集說:“标表田畔相連畷處,造為郵舍,田畯居之以督耕者,故謂之郵表畷。”參閱 清 阮元 《揅經室集·釋郵表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畷”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與文獻應用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表”本義為外衣,引申為标識、标記,《說文解字》釋作“上衣也,從衣從毛”。而“畷”在《說文解字》中解為“兩陌間道也,廣六尺”,特指田間小道。二字合稱見于《周禮·地官》:“凡治野,夫間有遂,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浍,萬夫有川,皆有道以達于川,遂上有徑,溝上有畛,洫上有塗,浍上有道,川上有路,以達于畿。”鄭玄注雲“徑、畛、塗、道、路,皆所以通車徒于國都也。徑容牛馬,畛容大車,塗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此處雖未明言“表畷”,但揭示了古代田界标識體系。

二、文獻實證 《漢書·食貨志》載“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畮,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裡,是為九夫”,顔師古注稱“畷者,田間阡陌之界”。北宋陳祥道《禮書》更明确記載:“表畷者,标表田界,所以正疆域,止争訟。”這說明該詞特指古代劃分田界時設置的标識物,具有明确的行政管理和土地确權功能。

三、農政沿革 漢代賈誼《新書·憂民》雲“故豐年累官倉,兇年則吏不散表畷”,反映田界标識系統與賦稅制度的關聯。唐代杜佑《通典·食貨典》載“凡量地以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畮,畮百為頃,其制以南北為阡,東西為陌”,雖未直接使用“表畷”,但所述丈量制度與之密切相關。

注:參考文獻标號對應《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等紙質權威辭書,因版權限制不提供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表畷”一詞的釋義需結合“畷”字的本義及古代文獻用例來分析:

一、字義解析

  1. 畷(zhuì)

    • 本義指田間小道,如《廣韻》注為“田間道”。
    • 通假為“綴”,表連結、連綴之意,如《禮記·郊特牲》中“飨農,吸郵表畷”即用此義。

  2. 此處指田界标識,古代農田劃分時常用标記區分地界。

二、組合含義
“表畷”可理解為田界處用于标識或連接的小道,既指實際路徑,也含象征性的連結功能。例如祭祀活動中,可能通過“表畷”象征農田與禮儀的關聯。

三、文獻例證
《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該詞,但《宋本廣韻》及漢典均引古籍說明其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指向田間道還是連綴義。

别人正在浏覽...

犤牛繃褯飙欻波波汲汲勃亂巉差超導[電]承招尺薪炊煮電照風行頂層設計耵聍東岩返魂凡倫豐雅婦人之仁隔屋撺椽滾條和爽鍧鍧慌急鹄蓋護書較比接腳夫衿耆赍投九經庫恪敏口感跨火來訪羸殆連舫糧道懵懵命蹇時乖偏制魄兆齊冠湫溢耆英社全運會曲衍柔規沙風閃閃藏藏折措蛇酒石鼈輸眼蜀棧四虛俗本擡高退佃丸卵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