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蜀棧的意思、蜀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蜀棧的解釋

蜀 中的棧道。一名閣道, 三國 蜀漢 時所建,故稱。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接櫂 隋 河溢,連蹄 蜀 棧刓。”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彼不知繇京師而之 越 ,水陸之道皆安行,非若 閩 溪、 峽 江、 蜀 棧之不測。”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詩:“ 蜀 棧青騾不可攀,孤臣無計出 秦 關。” 清 劉大櫆 《吳萼千墓志銘》:“ 秦 關 蜀 棧、 粵 嶺海嶠,靡不遊,輒有以考其風土俗尚之異,與其山川人物之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蜀棧(shǔ zhàn)是古代穿越蜀地(今四川地區)險峻山嶺的棧道系統,特指連接關中與巴蜀的木質懸空通道。其核心含義包含地理屬性、工程形式及曆史功能三重維度:

一、本義解析

  1. 地理指向

    專指穿越秦巴山脈的古道,以“秦蜀棧道”為代表,如褒斜道、金牛道等。《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古代川陝之間的棧道”,凸顯其溝通中原與西南的樞紐地位。

  2. 工程形态

    依山鑿孔、架木為梁的懸空道路。《中國交通史》描述其“于崖壁鑿孔插木,上鋪木闆成道”,是克服蜀地“劍閣峥嵘而崔嵬”地形的特殊交通設施。

二、曆史功能

  1. 軍事要道

    戰國時秦國經金牛道伐蜀(《史記·秦本紀》),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皆依賴棧道運輸。

  2. 經濟動脈

    唐宋時期成為“茶馬互市”主幹道,推動西南與中原物資流通(《中國古代交通史》。

三、文化象征

  1. 文學意象

    李白《蜀道難》“天梯石棧相鈎連”以蜀棧喻險阻,陸遊“雲棧屏山閱月遊”則寄托羁旅情懷。

  2. 遺産價值

    今四川廣元明月峽保留古棧道遺迹,列入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報告。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白壽彜《中國交通史》(北京出版社,2012)
  3. 《史記·秦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書局,1996)
  5. 《全唐詩》李白、陸遊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蜀道文化線路保護研究》(文物出版社,2018)

網絡擴展解釋

“蜀棧”是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蜀棧”指古代蜀地(今四川及周邊)的棧道,是穿越險峻山嶺的木質或石質通道。因三國時期蜀漢政權修建并完善此類道路,故得名。例如:

二、延伸與引用

  1. 文學意象
    古代詩文中,“蜀棧”常被用來形容險阻環境。如唐代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提到“連蹄蜀棧刓”,宋代曾鞏亦以“蜀棧之不測”對比其他道路的平坦。
  2. 比喻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困難重重、險阻艱險的境地”,但此用法多見于成語解釋,實際文獻中更側重地理實指。

三、權威性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蜀棧的具體路線或文學引用,可參考《中國曆史地圖集》或唐宋詩文選集。

别人正在浏覽...

八階悲泣兵端昺煥箥籮長江三峽嗔咽遲眉鈍眼沖虛出塵擔闆黨強倒換大閹打烊滌溉礬山奉将棼襍稿件更房瑰聞厚墩兒禍始狐嵌兼本堅附解典劫律草旌賞驚魇激涴氒株君史蓼蟲忘辛力盡筋疲麟罽林籁泉韻輪回磨明刻牧犢子慕志牽引力秋禾三月三日删洗蛇蛇實報實銷十錢主簿事要蜀菊束水私廚送梅廷珪卧轍蜈蚣船相貌誵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