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招的意思、承招的詳細解釋
承招的解釋
認罪招供。《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再教把婦人拶指,要她承招, 劉氏 ……怎敢抵賴?拶指套上,便承認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欵犯》:“如重罪之欵不肯承招,必須以夾棍吓之。”
詞語分解
- 承的解釋 承 é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擔當,應允:承擔。承當。承包。承做。承認。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澤)。 繼續,接聯:繼承。承平(指社會比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啟後。 順從,迎合:奉
- 招的解釋 招 ā 打手勢叫人來:招喚。招呼。招手上車。 用公開的方式使人來:招集。招收。招納。招賢。招聘。招兵買馬。 應接:招待賓客。 引來:招惹。招引。招攬。招緻。 承認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認。不打自招。 同
網絡擴展解釋
“承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éng zh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承招”指認罪招供,常見于古代司法或刑訊場景,表示犯人承認罪行并供述細節。例如:
- 《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中提到用刑迫使劉氏“承招”;
- 清代《福惠全書》記載以夾棍威吓拒不“承招”的犯人。
2.字義拆分
- 承:本義為“接受、承擔”,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奉也,受也”。
- 招:指“招認、供述”,如“招供”。
組合後,“承招”即“接受并承認罪行”。
3.使用場景
該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司法審訊過程,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4.補充說明
在古籍中,“承招”常與刑具(如拶指、夾棍)關聯,體現古代刑訊逼供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招》這個詞是用來表示接受招聘、聘請或委托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手”,第二個部首是“口”。它的筆畫數是10畫。源自于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表示接受、承擔的意義。在繁體字中,承招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以根據碑刻、古文獻等來進行考證。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承招了這個職位,将負責公司的市場推廣。”組詞方面,可以有“承招工作”、“承招聘用”等。近義詞可以有“接受聘請”、“接受委托”等。反義詞可以有“辭聘”、“拒絕委托”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