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形的意思、離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形的解釋

(1).離棄形體。《莊子·大宗師》:“堕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外則離析於形體,一一虛假。此解堕肢體也。”

(2).謂形體分開。 晉 陸機 《吳貞獻處士陸君诔》:“兄弟之恩,離形合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離棄形體
    指脫離或舍棄物質形态,常見于哲學或文學語境。例如《莊子·大宗師》中提到“離形去知”,指通過超越肉體和智識達到“坐忘”的境界,強調精神與形體的分離。

  2. 形體分開
    表示事物或人的實體分離。如晉代陸機在悼念兄弟時寫道“離形合氣”,形容身體雖分隔但精神相通的狀态。

二、引申與使用場景

三、現代示例


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形

離形,意為“離開原來的形狀”或“變形”。

拆分部首和筆畫:離形的拆分部首為“示”、“彳”,總計6個筆畫。

來源:離形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形象地描述了物體由原來的形狀變化為另一種形狀的過程。

繁體:繁體字為「離形」,保留了原始形狀較多的簡化字「離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離形的寫法并不十分固定,存在多種書寫方式。比如,有的在“立”字旁邊加一個“巳”,表示物體離開原位變形的狀态。

例句:觀察他的面部表情,你可以看到他的臉色發紅,并且離形了,像是生氣了。

組詞:離去、離開、離散、離奇

近義詞:變形、改變、轉變

反義詞:保持原狀、不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