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日王朝的意思、百日王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日王朝的解釋

拿破侖第二次統治法國時期的稱謂。1815年3月,拿破侖從流放地厄爾巴島逃出,20日重返巴黎再次登位。6月18日,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于22日第二次宣布退位。這次複辟前後約一百天,史稱“百日王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指1815年3月20日至6月22日拿破侖·波拿巴短暫複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曆史時期。該術語在漢語語境中為專有曆史名詞,其釋義及背景如下:


一、核心定義

百日王朝

指拿破侖一世從厄爾巴島逃回巴黎,重建帝國政權至第二次退位,曆時約110天的統治階段。因實際持續百日餘,史稱“百日王朝”(《世界曆史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曆史背景

  1. 複辟起因

    1814年拿破侖戰敗後被流放厄爾巴島,法國波旁王朝複辟。因路易十八政策引發民衆不滿,拿破侖趁機于1815年3月1日登陸法國南部,沿途獲得軍隊支持,20日重返巴黎掌權。

  2. 政權重建

    拿破侖頒布《帝國憲法補充條例》,承諾改革并恢複帝國體制,但未能獲得歐洲列強承認(《法國近代史》,人民出版社)。


三、關鍵事件與終結

  1. 滑鐵盧戰役

    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被英普聯軍擊敗,成為王朝崩潰的直接轉折點(《歐洲戰争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 二次退位

    戰敗後拿破侖于6月22日被迫退位,流放聖赫勒拿島,波旁王朝再度複辟,百日統治終結。


四、曆史影響


五、術語使用場景

漢語中“百日王朝”特指拿破侖此次複辟,常見于曆史教材、學術著作及媒體表述,例:

“百日王朝的失敗标志着拿破侖時代的終結。”(《全球文明史》,複旦大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

  1. 《世界曆史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法國近代史》(人民出版社)
  3. 《歐洲戰争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4. 《世界通史·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全球文明史》(複旦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百日王朝”是法國曆史上拿破侖·波拿巴在1815年短暫複辟的政權,具體指他從流放地重返巴黎到第二次退位的約百天統治時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時間範圍

“百日王朝”(法語:Cent-Jours)指拿破侖一世于1815年3月20日重返巴黎,推翻複辟的波旁王朝并再度稱帝,至6月22日因滑鐵盧戰敗退位,共持續約101天。雖然實際天數略超“百日”,但曆史學家以這一名稱概括其短暫統治。

2.背景與起因

3.複辟過程

4.終結與影響

5.名稱争議

盡管實際統治101天,但“百日”一詞可能源自法國官方文件或媒體對這段時期的簡化表述,後成為曆史學界的通用術語。

百日王朝是拿破侖政治生涯的最後嘗試,其迅速崛起與覆滅既反映了法國内部對波旁王朝的抵觸,也凸顯了歐洲列強遏制法國擴張的決心。這一事件深刻影響了19世紀歐洲的政治格局。

别人正在浏覽...

抱殘守阙躃人不方補遺倉史刬刷宸奎低低兜兜褲餓焰方廣風險府朝鈎釽貫盈貴邦滾壩嘿泯赫胥護工肩差家生子接腳夫戒途井閈蹶蹄抗洪曠官鵾鲸樂文陵慢媽拉巴子茅庵綿裡藏針眠眩鳴咤偏隅匹侪乾海青蓮書祈澍勸進表權戚日月不居三能尚氣蛇醫實蕃有徒實牢世慮識塗老馬首疾他他藉藉騰騎天分貼貼挺傑土骨蛇晩夏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