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形的意思、离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形的解释

(1).离弃形体。《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成玄英 疏:“外则离析於形体,一一虚假。此解堕肢体也。”

(2).谓形体分开。 晋 陆机 《吴贞献处士陆君诔》:“兄弟之恩,离形合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涉及哲学与艺术两大领域:

一、哲学层面(道家思想) 指超越肉体形骸的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状态。核心源自《庄子·大宗师》的“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主张摒弃感官欲望与智巧认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此处的“离”意为“脱离、超越”,“形”指人的形体、感官。

二、艺术层面(绘画理论) 指在艺术创作中不拘泥于物象的物理形态,强调主观意趣与神韵的表达。如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不似之似”,主张在“形似”基础上追求“神似”,通过变形、夸张等手法传递内在精神。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国艺术“重意轻形”的美学传统。

现代延伸用法 在当代语境中,“离形”可引申为突破固有形式框架的创新行为,例如抽象艺术对具象的颠覆,或设计领域对传统结构的重构,均体现了对“形”的超越与重构。


参考来源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释“离形去知”
  2. 葛路《中国绘画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论形神关系
  3.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谈形式突破

网络扩展解释

“离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离弃形体
    指脱离或舍弃物质形态,常见于哲学或文学语境。例如《庄子·大宗师》中提到“离形去知”,指通过超越肉体和智识达到“坐忘”的境界,强调精神与形体的分离。

  2. 形体分开
    表示事物或人的实体分离。如晋代陆机在悼念兄弟时写道“离形合气”,形容身体虽分隔但精神相通的状态。

二、引申与使用场景

三、现代示例


如需更详细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巴比伦本末创始楚楚可人鹑火大咎嗒然若丧跌根头东海捞针二圣环贩夫贩妇伏利辅熙敷译观者如堵规窃国雠寒慄含冤受屈候骑环保局翬散兼采解说叽里咕噜金灶谨状集日九道叩心老伯伯流愬柳洲鸾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缕衣漭泱梅花坑鸣唳赔垫骈沓评裁破釜沈舟轻靡清明火勤心收拾爽笏送呈探口而出替换彤幨围地威风八面韦袴违时絶俗韦沓卧褥香炉五行相胜香火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