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忘的意思、大忘的詳細解釋
大忘的解釋
喻本末倒置。《屍子》卷下:“ 魯哀公 問 孔子 曰:‘ 魯 有大忘,徙而忘其妻,有諸?’ 孔子 曰:‘此忘之小者也。昔 商紂 有臣曰 王子須務 ,為諂,使其君樂須臾之樂而忘終身之憂,棄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謀。’”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 司馬遷 之《叙傳》也,始自初生,及乎行歷,事無巨細,莫不備陳,可謂審矣,而竟不書其字者,豈 墨生 所謂大忘者乎?”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忘的解釋 忘 à 不記得,遺漏:忘記。忘卻。忘懷。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記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忘”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喻本末倒置”,即忽略根本問題而關注次要事物。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理解:由“大”(指程度深)與“忘”(遺忘)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徹底遺忘”,但實際含義更偏向主次颠倒。
二、典故與出處
- 出自《屍子》記載的典故:魯哀公問孔子“魯國是否有大忘(如搬家忘記妻子)”,孔子回答此為“小忘”,并指出真正的“大忘”是像商纣王臣子般,使君主沉迷享樂而忘記國家憂患。
- 唐代劉知幾《史通》中亦引用此詞,批評司馬遷未在《史記》自傳中記載自己的字,暗含“忽略重要細節”之意。
三、使用場景
- 批評主次不分:如評價某人因瑣事忽略核心責任。
- 警示性語境:如“國雖大,忘戰必危”,強調不可忽視根本問題。
四、辨析與誤區
- 與“遺忘”的區别:并非單純指記憶缺失,而是強調價值判斷的錯位。
- 近義詞:舍本逐末、輕重倒置。
五、示例
- 古代:商纣王聽信讒言,追求短暫享樂而緻亡國。
- 現代:企業過度追求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發展,可稱為“大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屍子》《史通》等文獻,或查閱、7的詳細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忘一詞指的是遺忘或忘記的意思。它由"大"和"忘"兩個部分組成。"大"為部首,有大的意思,可以表示大小、廣大等概念。"忘"為漢字本身,意為忘記或忘卻。大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大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使用繁體字時,大忘的寫法為「大忘」。關于大忘的用法,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大忘了他的生日。"
大忘的組詞中,可以與其他詞進行搭配,例如:"遺忘"(意為忘記或失去記憶)和"忘記"(意為不再記得)都是與大忘相關的近義詞。相反地,"記住"(意為不忘記或保持記憶)則可以視為大忘的反義詞。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