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祀的意思、禮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祀的解釋

猶禮祠。謂以禮祭祀。 明 歸有光 《西王母圖序》:“ 秦始皇 東遊海上,禮祀名山大川及八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禮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以禮儀規範進行祭祀活動,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禮祀”指按照特定禮儀制度或傳統習俗進行祭祀的行為,強調祭祀過程中的儀式感和規範性。該詞由“禮”(禮儀、禮節)和“祀”(祭祀)組合而成,常見于曆史文獻中。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 明代歸有光在《西王母圖序》中提到:“秦始皇東遊海上,禮祀名山大川及八神。”
    • 《睢州志·袁可立傳》中亦用此詞,如“禮祀不親”指未按禮儀參與祭祀。
  2.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為“禮祠”,均強調祭祀的儀式性。
    • 相關詞語包括“祭祀”“禮教”“禮治”等。

三、字義分解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官員或民衆遵循禮制進行的祭祀,如祭天地、山川、祖先等。例如:“禮祀名山大川”即指按禮儀祭祀山川神靈。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西王母圖序》《睢州志》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禮祀》的意思

《禮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祭祀神靈、鬼魂等的儀式、活動。在古代,人們認為通過禮祀可以向神明祈福、祈求保佑。

拆分部首和筆畫

《禮祀》的拆分部首是示部和祭部。示部同樣也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與宗教、信仰有關的事物;祭部則代表祭祀活動。筆畫數總共有十畫。

來源和繁體

《禮》的本義是以儀式敬奉,舊時講究禮節。《祀》是指祭祀神靈。由于兩個字義近似,所以将其合二為一,形成《禮祀》。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了《禮祀》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禮祀》字寫作「禮祀」,禮字的示部像是一對手指與祭字的示部結合。後來,在字形變化的過程中,示部逐漸合并成單個示字,形成現在的《禮祀》字形。

例句

1. 這個古老的部落每年舉行盛大的禮祀儀式,以祈求好收成和平安。

2. 在莊嚴的禮祀儀式中,鄉親們手持香燭,虔誠祈福。

組詞

祭祀、祭神、祭品、祭師、祭壇、祭文。

近義詞

祭拜、祭奠、祭祀。

反義詞

忽略、無視、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