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陽翟 (今 河南 禹縣 )所造瓷器。因其地有 鈞台 ,故名鈞窯,俗作均窯。 金 改 陽翟 為 鈞州 (即 均州 ),曆代制造瓷器。 清 朱琰 《陶說·均州窯》:“均州窯,今 河南 禹州 …… 清 秘藏均州窯,紅若胭脂者為最。”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十:“均州窰紅若胭脂者為最。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號者佳。”
均州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瓷窯之一,其名稱與曆史演變、地理位置及工藝特點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均州窯即鈞窯,因北宋時期位于河南陽翟(今禹州市)鈞台附近而得名“鈞窯”,後因金代改陽翟為鈞州(又稱均州),故得俗名“均州窯”。這一名稱演變反映了行政區劃對窯口命名的直接影響。
鈞瓷被譽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民間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之說,足見其藝術價值與收藏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窯址考古或具體傳世作品,可查閱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的文獻資料。
《均州窯》是中國傳統陶瓷的一種,産地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古稱均州)。這種陶瓷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被譽為中國古代陶瓷的瑰寶之一。
《均州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土”(表示與土壤、泥土有關的意義),拆分後的筆畫是7畫。
《均州窯》這個詞來源于均州窯的産地,即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古稱均州)。在古代,這裡是著名的窯場,生産了許多精美的陶瓷作品。
《均州窯》的繁體字為《均州窯》。
古時候,寫作《均州窯》的漢字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均州窯》的花紋精細而獨特。
2. 這件陶瓷作品是一件明代的《均州窯》。
均州、窯場、陶瓷、陶藝、窯口
青陽陶、均瓷、池州陶
瓷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