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欄。 唐 李商隱 《北樓》詩:“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 宋 陳鑒之 《暮登蓬萊閣》詩:“危欄散湮鬱,已暮亦登臨。”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學作樂府商調,以寫春怨,尚記首一闕雲:‘……倚危欄,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見多情。’”
“危欄”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兩個層面理解,具體如下:
字面含義
指高處的欄杆,常見于古詩詞中,形容高聳或陡峭的欄杆。例如李商隱《北樓》中“輕命倚危欄”即描繪倚靠高樓欄杆的情景。
引申含義
比喻處于危險的邊緣或境地,強調人或事物面臨潛在風險的狀态,常用于警示安全或描述危機。
字面使用場景
古代文人常用“危欄”渲染高處憑欄的意境,如宋代陳鑒之《暮登蓬萊閣》的“危欄散湮鬱”,通過“高欄”體現登臨的孤寂與壯闊。
比喻使用場景
現代語境中,多借“危欄”暗喻接近危險界限,如“企業資金鍊如倚危欄”,形容瀕臨崩潰的財務狀況。
“危欄”兼具具體與抽象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在文學賞析中側重字面義,而在日常表達或警示性語境中則傾向比喻義。
《危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欄杆不穩固、有危險的狀況。
《危欄》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為“卩”和“木”。在簡化字中,該字有10畫。
《危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危險”和“欄杆”兩個詞。在繁體字中,該字的寫法為「危欄」。
在古時候,漢字《危欄》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部首組成,表示相同的意思。
1. 整個校園的危欄都被修複了,不再有安全隱患。
2. 這個建築的陽台上沒有危欄,很容易有事故發生。
3. 我不敢靠近那個危欄,生怕會掉下去。
危險、危機、欄杆、欄目、安全、修複等。
危險、風險、不穩定、不安全等。
安全、穩固、牢固、可靠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