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人的意識與性情。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參兩》:“此上二章,因天化以推心德之主宰,尤學者所宜盡心也。”
“心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心德”由“心”和“德”組成,指人的意識與性情,強調内在思想與道德修養的結合。其中,“心”代表内心思想和情感,“德”指品德與道德準則()。
意識層面
指個體對事物的認知與感知能力,如《張子正蒙注》中提到的“心德之主宰”,強調思想對行為的引導作用()。
道德層面
包含善惡判斷标準,如善德(符合道義的品質)與惡德(違背良知的狀态),直接影響個人幸福感與社會和諧()。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哲學内涵,可參考、5、8的文獻來源。
心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心和德。心指人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德指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
心德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德(dé),其中心的部首是心,德的部首是彳。
心的總筆畫數為4,德的總筆畫數為9。
心德這個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追溯到古代經典《論語》中的一句名言:“修己以敬。”後來逐漸演變而成。在繁體字中,心德的寫法為「心德」。
在古時候,心德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不同的書法家和文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書寫風格。然而,心字和德字的基本結構和意義并沒有改變。
1. 她以真誠和善良的心德赢得了許多人的喜愛。 2. 心德是做人的根本,不可忽視。
心情、德行、心靈、道德、道心。
真誠、正直、善良、高尚。
不誠、假意、惡劣、卑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