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母的意思、十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母的解釋

(1).即十幹。與“十二子”相對而言。《史記·律書》:“其於十母為甲乙。”《史記·律書論》:“十母,十二子,鐘律調自上古。” 張守節 正義:“十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舊時對母輩的十種稱謂。親母,謂生我者;出母,謂生我而被父離異者;嫁母,謂親母因父亡改適者;庶母,謂生母非正室者;嫡母,妾生子稱父正室;繼母,謂親母已亡,父再娶者;慈母,謂妾無子,及妾之子無母,而父命為母者;養母,謂出繼他人為子者;乳母,謂曾乳哺我者;諸母,對伯叔母的通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母"是漢語傳統音韻學中的術語,指代中古漢語聲母系統的十種發音部位分類。這一概念源自宋代等韻學理論,在《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等韻書中有系統記載。根據發音器官的參與方式,十母具體劃分為:

  1. 唇音:包含重唇音(幫、滂、並、明)與輕唇音(非、敷、奉、微)
  2. 舌音:分為舌頭音(端、透、定、泥)與舌上音(知、徹、澄、娘)
  3. 齒音:涵蓋齒頭音(精、清、從、心、邪)與正齒音(照、穿、床、審、禅)
  4. 牙音:主要指舌根音(見、溪、群、疑)
  5. 喉音:包括喉部發聲的影、曉、匣、喻四母

該分類體系為研究中古漢語語音演變提供了重要依據,明代《洪武正韻》等官方韻書均沿用此系統。現代學者王力在《漢語語音史》中對此有詳細論證,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方言調查字表》進行延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十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文獻和傳統禮制進行解釋:

一、天幹别稱(術語義)

指代傳統曆法中的「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用法與「十二子」(地支)相對,見于《史記·律書》。天幹地支體系起源于上古,是古代曆法、占卜等領域的重要基礎符號。

二、母輩稱謂體系(禮制義)

古代對母親身份的十種細分稱謂,反映宗法制度下的親屬關系:

  1. 親母:生身母親
  2. 出母:被父親休棄的生母
  3. 嫁母:父亡後改嫁的生母
  4. 庶母:非正室所生的生母
  5. 嫡母:妾生子女對父親正室的稱呼
  6. 繼母:父親續娶的妻子
  7. 慈母:奉父命撫養非親生子的妾室
  8. 養母:收養關系中的母親
  9. 乳母:哺乳撫養者
  10. 諸母:伯母/嬸母等旁系長輩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語境中存在成語用法,借「十個母親」比喻撫養者衆多的情況,此屬引申義。但核心含義仍以天幹别稱和傳統親屬稱謂為主,需根據具體文獻判斷語義。

别人正在浏覽...

邊面賓閤怖怯猜急暢旺饞脂蟲言鳥迹傳狀除號棰搒次布粗虜大帽子淡宕頂首斷渡斐亹風行一時風則改流梗泛錧轄過存徽索阍閹椒聊嬌媄角鷹駕頭雜劇潔膩幾及進賢刻版空籍跨步電壓淪放路向彌旬墨陽南陳北崔你懑凝直旁戶骈肩累迹偏瑣錢筒怯陣傾杯樂曲要撒豪脫稿駝鳥晚進嵬嶷猥巷鮮飇向心力俠術脅辱蠍蠍螫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