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廪糧的意思、廪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廪糧的解釋

(1).公家給予的糧食。《後漢書·王望傳》:“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其廩糧,為作褐衣。”

(2).指科舉時代給予在學生員的糧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廪生追糧》:“今後武生考劣等,俱宜追所食廩糧,以警其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廪糧”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公家給予的糧食

指古代官方為特定群體(如官員、士兵、災民等)發放的糧食補給。例如:

2. 科舉時代的學生員補助

特指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中,官方為在學的廪生(成績優異、享有津貼的生員)提供的糧食補助。例如:

補充說明

“廪”本義為糧倉,後衍生出“官方供給”之意;“糧”即糧食。兩字組合後,詞義從具體物資擴展至制度性供給。這一詞彙反映了古代中國社會保障與教育體系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廪糧

廪糧(lǐng li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廪糧的拆分部首為「」(麻部),第一個字「廪」的筆畫數為7,第二個字「糧」的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廪糧是古代官府存放和配給官吏的糧食的地方。它的來源于《詩經·小雅·正月》中的一句詩:
「廪之未饑,糧之未厭。」廪指盛糧的倉庫,糧指供應的食物。

在繁體中,「廪」字的字形變為「廩」,其餘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廪」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常見的有「廩」和「粦」。

例句

1. 政府每年都會向災區提供充足的廪糧。

2. 在古代,廪糧是根據官員的職位和官階來分配的。

組詞

1. 廪府:指官府中存放糧食的地方。

2. 廪吏:指管理糧倉的官吏。

3. 廪田:指供應官府糧食的農田。

4. 廪舍:指存放糧食的倉庫。

近義詞

倉庫、糧倉、庫房

反義詞

饑荒、糧食缺乏、餓肚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